
實現全球低碳轉型是未來全球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航空業在推動全球碳減排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全球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量占全球人為碳排放總量的22%,其中航空業碳排放量占2.5%。雖然和其他碳排放較大的行業相比,航空業總體所占的碳排放比例相對較小,但航空業實現去碳化的任務依舊艱巨。
航空業的脫碳之旅大致可以分成三種方向,即避免、補償和減排。
避免,即避免過多的碳排放,包括飛機產品的迭代、飛行運行與基礎設施等相關的航空技術迭代和使用顛覆性技術。目前,新飛機的技術與產品已經十分成熟。相比于上一代空客飛機產品,新一代的空客飛機可減少20%的燃油消耗和碳排放。然而目前全球的在役機隊中,最新一代的空客飛機只占20%多,仍有很大的減碳空間。航空技術迭代包括飛機改裝、空管技術優化,但對于實現航空脫碳的貢獻力度有限。顛覆性技術,如電動飛機和氫能飛機,預計在本世紀中期無法達到規模化商用的程度。
補償是指碳抵消與移除,但對于航空業實現脫碳的貢獻十分有限。
減排,則是通過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替代石油基航空煤油。SAF燃料在其全生命周期平均可減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能量密度高、制備方式靈活、與現有航空動力系統兼容度高等優勢,且無須對當前飛機和發動機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提出的2050年實現全球航空業凈零碳排放的目標中,SAF可以有助于全行業完成整個目標的65%,這對于整個民航業的脫碳計劃來說將是非常可觀的比例,因此也被廣泛認為是航空業實現脫碳的關鍵途徑。
通往SAF的航程:穿越認證的重重關卡
不過要被認證為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不是一件容易的事。SAF及其生產過程必須遵循一系列國際可持續性標準。這些標準涉及的領域包括: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碳儲量、維護土壤、空氣和水體的質量、合理使用廢棄物和化學品、確保整個供應鏈的可追溯性、保護自然生態、防止森林砍伐,以及保障人權、土地與勞動權、水資源與土地使用權。同時,還需避免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確保糧食安全,并促進地方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性認證要覆蓋SAF整個供應鏈,包括從原料種植地、原料來源地、初次收集點到SAF生產工廠、燃料調和點以及后續的SAF交易方。供應鏈中的每一個參與方都必須符合可持續性要求,才能獲得認證并被允許加工可持續材料。

鏈接綠能與藍天:中國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全方位優勢
中國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領域具備全方位的發展優勢,為建設全球領先的綠色航空產業體系提供了堅實基礎。首先,中國原料資源種類豐富,覆蓋廢棄油脂、農業與林業廢棄物、、城市有機垃圾及工業尾氣等。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可利用的SAF原料年可獲得量將支撐起高達1200萬噸的潛在產能,展現出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能源支持方面,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風電與光伏裝機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電力成本較國際平均水平低20%-30%,為SAF生產大幅降低能耗成本。同時,綠氫產業快速興起,為SAF的合成路徑提供了清潔、穩定的氫源,有助于提升燃料整體的可持續性。
技術與產業基礎亦是中國的一大亮點。在生物質轉化、煤化工、甲醇制燃料等關鍵技術領域,中國已積累了豐富經驗,并擁有廣泛的產業配套能力。結合全球領先的科研投入水平,眾多科研機構和高校正推動SAF相關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特別是在油脂加氫、醇制燃料和氣化 費托等生產路徑上逐漸形成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
此外,中國強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執行力確保了SAF產業的快速推進和高效建設。從設備生產到工程落地,中國在成本控制、產能擴張和項目交付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加之政策執行力強、營商環境穩定,政府在推動綠色航空發展的方向明確,進一步激發了企業投資熱情,為SAF產業創造了持續健康的成長土壤。

空客攜手合作伙伴推動SAF燃料產業發展
空客并非SAF燃料的生產商,也不是大量SAF燃料的直接消費者,但空客始終高度重視航空業可持續發展,推動跨行業交流合作,形成產業合力。空客堅信能在SAF燃料的所有關鍵利益相關方之間扮演好催化劑這一重要角色,讓SAF燃料的應用在短期內成為現實。2024年,空客全年共使用超過1400萬升純SAF,占其總燃料使用量的16%,成功避免了近35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值得一提的是,全年約有一半的大白鯨運輸航班使用了SAF。此外,空客在漢堡、圖盧茲、天津和莫比爾四大總裝線實施了SAF商業政策,為客戶提供5%純SAF的無額外費用服務,積極推動SAF在全球航空制造和運輸中的實際應用。
同時,空客還致力于與各方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打造可持續航空生態圈,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SAF)行業的發展。空客與航空公司和租賃公司共同投資,加速澳大利亞SAF產業的推進,并在商務旅行中積極推廣SAF的應用。與法荷航、關聯能源集團、法國巴黎銀行、伯納姆·斯特林、三菱HC資本和澳洲航空等公司組成了可持續航空燃料融資聯盟(SAFFA),通過2億美元的投資推動該領域的進一步發展。空客還與能源供應商加強合作,探索更多促進SAF生產和使用的機會,并專注技術研發,積極與供應商、工業合作伙伴以及各大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推動100%SAF飛行測試項目。此外,空客還與行業協會和政策制定者緊密合作,共同推動SAF行業的政策發展與實施。通過這些跨領域的合作,空客正為建立一個可持續的航空生態系統貢獻力量。
在中國,空客也在積極發揮著引領牽頭的角色,攜手中國政府、行業和學術界等相關方,探究SAF燃料的技術發展,推動中國發揮自身優勢,發展SAF燃料產業。早在2011年,空客就與中國石化、中國航油、東航三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SAF燃料在華應用。2022年,空客天津開始使用SAF燃料進行測試飛行和交付飛行。此外,空客還不斷攜手合作伙伴積極推動SAF產業鏈的多樣化發展,與中國的研究所、高校等機構不斷探索SAF生產技術,優化SAF產業生態體系。
放眼未來,實現民航業的可持續發展任重而道遠,SAF燃料產業的發展壯大仍需各方共同努力。空客堅信中國發展SAF產業的優勢和潛力,愿與中國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推進SAF燃料產業的發展,助力全球航空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