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今天的陰玉米和干酸菜都是老鄉們才拿來的新鮮貨,想要的趕緊下單哦……”5月18日下午1點,六盤水盤州市雙鳳鎮大海村村委會門口,環形補光燈準時亮起,民兵連長陳銀河和團支部書記陳專兩人熟練地拿起農產品熱情推薦。

陳銀河(左)和陳專(右)正在直播
這對在鏡頭前配合默契的“90后”搭檔,正是大海村的返鄉大學生。2019年底,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畢業的陳專放棄深圳的工作回村入黨當了網格員。2022年,同村的陳銀河從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畢業證書后,也選擇了返鄉。
當時,村里不少人覺得這倆孩子讀書讀傻了,“讀書都讀到城里去了,咋又回來刨土?”

陳銀河教農戶直播賣刺梨
3年過去,兩個大學畢業生帶著村里的老百姓搞活動、拍視頻、做直播。“剛開始大家都是‘新角子’,搞新媒體拍視頻,只是想讓更多人認識大海。”陳銀河坦言,起初,他們只是利用下班時間拍攝剪輯基層干部的日常生活、宣傳黨的惠民政策以及推介村里的特色農產品等。
然而,當看到鄉親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好貨”賣不出去、價格低,賺不到錢時。兩人開始思考:如何將網絡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益,幫助村民增加收入?于是,他們萌生了在村里開“云端集市”的想法,打算利用網絡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

大海村青年助農村干部帶上老百姓和老百姓的蔬菜到盤州市售賣
從那以后,陳專和陳銀河便一頭扎進了直播帶貨的研究中,不斷摸索直播技巧,參加電商培訓課程,請教有經驗的助農主播,學習數據分析、氛圍營造等專業知識。
“第一次直播我們緊張得說不出話,三四個小時只有幾個人同時在線,啥也賣不出去。”陳專回憶,隨著直播次數的增多,他們的直播風格也逐漸變得自然流暢。

大海村青年自媒體團隊
努力終于迎來回報。2024年12月起,直播開始有成效,在一場助農直播中,銷售額達到4萬多元,創下單場最高紀錄。近半年時間,在這個由村委會辦公室改造的直播間內,他們共賣出1.7萬單農產品,銷售額突破40萬元。
50歲的村民任利華對此感受最深。他家的3條火腿在直播間上架后,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獲利2000多元。他拉著陳銀河和陳專的手激動地說:“多虧了你們倆,這火腿一直愁賣不出去,這下好了,不僅賣出去了,價格還比預期高不少!”

大海村青年村干部陪伴獨居老人的瞬間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間堅持對村民采取“零傭金”模式,不僅不收取中間費用,還免費提供打包郵寄服務。這份誠意很快傳開,周邊鄉鎮的農戶紛紛找上門,云南的農產品供應商也主動聯系合作。
如今,大海村的“云端集市”已經成為展示云貴特色農產品的重要窗口,從盤州本地的糯米雞、烏洋芋,到云南的魔芋、金邊玫瑰,越來越多的山貨通過這里走向全國。

大海村第一支舞龍隊到盤州市參加元宵節盤州春韻活動
“看到村民們臉上的笑容,我們知道當初的選擇沒有錯。”陳銀河和陳專會心地笑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牟元媛
編輯 晏惠軒
二審 孫蕙
三審 張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