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氣企業過去的發展得益于國家政策帶來的福利,但由于當前企業發展模式變化、安全成本投入增加、國際形勢復雜化等,行業正經歷深層次調整和轉變,企業發展也面臨很多新考驗。”
在5月20至23日舉辦的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WGC2025)上,新奧股份(600803.SH)總裁兼新奧能源(02688.HK)CEO張宇迎如是表示,他還與申能集團副總裁兼上海燃氣董事長史平洋、深圳燃氣(601139.SH)董事長王文杰、昆侖能源(00135.HK)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錢治家等人,就行業在新環境下的挑戰、應對策略等展開交流。
以2004年“西氣東輸”全線貫通為發端,中國城燃行業經歷了跑馬圈地的黃金十年,到“十三五”末市場漸趨飽和,形成以五大城燃、省燃氣企業為龍頭,眾多中小企業分散的格局。
但隨著國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快、老舊管網改造等行業安全監管力度加大及成本開支提升,以及近年俄烏沖突等地緣環境下國際天然氣市場震蕩,城燃企業經營環境不容樂觀,其背后則關系到終端用戶用氣保障和管網安全等問題。
熱議順價、老舊管網改造話題
理順天然氣上下游價格(下稱“順價”)是企業家們本次論壇最關心的話題。近年來,城燃龍頭企業凈利潤經歷了從同比兩位數的增長到個位數乃至負數的下滑,這一現象背后,燃氣接駁這一“現金牛”業務毛利下滑影響較大。
多家公司在財報指出,公司工程安裝業務受房地產市場持續底部調整影響,收入及毛利率均有較大回調。這意味著,城燃企業“燃氣銷售 接駁”兩條腿走路的主營業務模式正在轉變。
而在燃氣銷售業務方面,城燃企業亦面臨市場化改革壓力。中國城市燃氣銷售定價呈現上游主要由勘探開發企業“三桶油”掌握、定價市場化趨勢明顯,下游燃氣銷售價格由政府管控、可調空間有限的特點,尤其在居民用氣銷售端這一特征更為顯著。因此,上下游定價長期錯配,隨著“三桶油”管道氣合同定價市場化趨勢加強,下游企業承擔的氣價倒掛壓力增加。
“我們在湖北的燃氣企業,賣一方氣虧一方,平均算下來每方氣能倒掛5毛多。武漢市那邊氣價倒掛的問題更突出。還是希望上下游價格能盡快聯動,減輕公司經營壓力。”一名城燃企業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同時老舊管網改造也加大了城燃企業成本開支。史平洋介紹,上海市擁有全國范圍內最長的地下灰口鑄鐵管線,公司為改造老舊管網已籌集了100億元左右資金,去年已完成770公里的老化管道改造,今年將再進行900多公里改造。“這不會增加公司用戶端的天然氣使用量,但作為國有企業,社會責任一定是優先于企業經濟利益的。”
此外,電氣化快速替代,燃氣市場增長乏力也是企業家們普遍擔心的問題。王文杰介紹,公司在深圳市內47%用戶為工商業,但它們的用氣量正逐步被用電所取代,同時隨著居民用氣習慣發生改變,比如電氣設備應用普及、年輕人減少下廚等,也對終端用氣需求產生較大沖擊。
如何破局
“隨著國際形勢復雜化、終端用戶用氣習慣變化、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城燃企業經營承壓,如何讓燃氣未來有更好發展,需要每一家公司深思并作出創新。”張宇迎表示。
下游上探、強化上下游一體化的資源統籌能力,是上述企業家們的普遍共識。
“果子大了,就怕壓斷樹枝。”史平洋介紹稱,上海市地處國家西氣東輸等長輸管線的末端,管道氣輸送先天受限,天然氣資源結構中近六成需要從海外采購,因此公司戰略強化的第一條就是保障供應。
在硬件設施上,上海燃氣將繼續打造更具韌性的本地高壓天然氣管網,貫通長江口的最后一段;今年底,隨著洋山第二個接收站(設計規模600萬噸/年)、碼頭4個20萬方的儲罐投運,上海將通過多渠道的國內管道氣和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統籌調配,保障本市用氣穩定、可靠供應。
同時,考慮到上述基礎設施巨額投資帶來的成本疏導壓力,史平洋表示,公司正在戰略考量將上海市“純受端”管網改造為“能進能出”管線,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天然氣的互聯互通。目前已建成滬浙、滬蘇聯絡線,正在推進9兆帕擴建管線與國家管網聯通工程,“在天然氣富余情況下,上海可以與長三角其他區域形成余缺互濟、互保互濟的一體化格局。”
新奧能源、昆侖能源、深圳燃氣等還強調了客戶服務及綜合能源服務能力的建設。
“以前公司多半工業客戶是用氣燒鍋爐,現在它們的用能需求越來越多元,有的要制冷,有的要制熱,有的要蒸汽,還有的甚至需要電力。在這種情況下,提升公司綜合能源服務能力至關重要。”王文杰說。
他還提到,隨著AI新技術浪潮到來,城燃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可以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降低經營成本、提升服務效率。王文杰舉例稱,深圳目前正規模化普及安裝5G智能燃氣表,該表可以實現燃氣抄表數據遠傳,既減少了上門抄表的打擾、提升用戶體驗,還可以把節約的人力資源放到公司更需要的地方。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