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商業雜志《財富》(中文版)近期發布了“2025年中國ESG影響力榜”。立邦憑借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領域的實踐成果,從參選的近300家企業中脫穎而出,與陶氏化學、巴斯夫、霍尼韋爾等企業一同榮登該榜單,成功躋身31家在中國的上榜外企之列。
立邦中國榮登2025《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
隨著ESG理念重塑產業、資本市場以及監管環境,商業活動正在變得更負責、更可持續。為探索企業在更加嚴格的全球生態保護和治理要求下的應對之道,《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單于2022年設立,從企業的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責任三大維度出發,旨在評選出對中國商業環境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領軍企業。自2024年該榜單首次將在中國的外企納入評選范圍以來,立邦已連續兩年獲此殊榮,充分展現其在推動環境、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貢獻與成果。
立邦通過技術創新打造可持續產品,保護環境及生物多樣性
立邦中國可持續發展辦公室負責人湯若玲表示:“我們很榮幸再度登上《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單,也很感謝業界對我們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實踐成果的認可。今年榜單特別關注到我們在打造可持續優勢產品上的成果,這也是我們長期踐行產品責任的體現。目前,我們已有40款產品通過碳足跡認證,20款產品獲得環境產品聲明(EPD)證書,2024年新產品總銷售額的70%以上來自于可持續優勢產品,未來還將繼續把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于產品開發過程中,努力帶來更積極的環境和社會效益。”
在踐行產品責任的道路上,立邦依托全生命周期方法論,從產品研發與生產、施工與涂裝、產品使用與消耗三大維度入手,持續打造具有可持續優勢的產品,并針對建筑、汽車、船舶、工業等應用領域的核心痛點和需求,為客戶提供性能卓越、更可持續的創新解決方案。在產品研發與生產階段,立邦創新使用可再生原料取代石油原材料,有效降低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以建筑領域為例,立邦原生植萃系列將產品中植物可再生原材料的使用比例提升至51%,有效替代了污染性較高的石油原材料,能夠在生產過程中降低16.8%[1]碳排放,并降低產品刺激性和致敏成分,為消費者打造健康安全的綠色生活空間。
在產品研發與生產階段,立邦使用可再生原料取代石油原材料降低產品碳足跡
在施工與涂裝階段,為應對汽車涂裝環節的高能耗問題,立邦一方面開發出能為汽車生產降低約20-40%能耗的超低溫電泳涂料技術[2],另一方面則著力簡化涂裝工序,推出模內涂層技術(IMC),將樹脂模塑與表面涂層合二為一,無需使用涂裝間與干燥爐,大幅簡化工序,能將涂層固化時間縮短至一分鐘內,在確保涂層效率的同時,減少60%碳排放。
在施工與涂裝階段,立邦通過開發綠色技術和簡化工序降低涂裝環節的碳排放
在產品消耗與使用階段,立邦關注產品的能耗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在船舶領域,立邦推出了對海洋環境友好的自拋光防污涂料FASTAR,它能夠降低船舶航行時船體與海水間的摩擦阻力,進而降低船舶航行時的燃油消耗。對于在更高水溫海域以更低營運率航行的船舶,FASTAR還能更有效地減少生物污損問題。憑借優異的節油效果和減排性能,FASTAR已成功幫助船舶減少高達14.1%的燃油消耗與排放,并降低約25%的配套膜厚和涂料用量[3],為航運業帶來更高效和環保的解決方案。
在產品消耗與使用階段,立邦關注產品的使用能耗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隨著國內市場ESG生態體系加速完善,將ESG理念融入經營脈絡,已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立邦將始終秉持“永續大地精‘彩’”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推進自身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攜手業內各方持續探索環境友好、產業協同、社會共贏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