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持平的古詩今畫——以中西合璧之筆弘揚中華文脈
——陳持平教授藝術創作之路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稟賦,創造和延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守護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令人欣喜的是,在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的文化藝術創作領域,涌現出一批批志存高遠、格局開闊、驚才絕艷的書畫名家。陳持平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富有特色的華人代表人物。
陳持平的不凡,在于一顆堅定的文化自信“中國心”,他深信藝術最高境界就是藝術中國化,讓所有欣賞者欣賞其藝術作品時,都會由衷的喜愛偉大的中華文化;陳持平的不凡,在于亦醫亦畫“熱愛生命,以仁為美”的追求,以及不畏浮云、不落窠臼、匠心獨具的藝術創作理念與表現手法,他擅于聯想和想象,擷中國古詩詞之萃,融入畫作之境,成功實現了融古汲今、中西合璧,開辟了現代藝術創作新流派、新天地;陳持平的不凡,還在于探索實踐“藝術療愈”的創作理念,發揮繪畫創作和繪畫欣賞所具有的身心療愈的功效,引導人們通過繪畫的圖案、色彩、線條及光影等,感受生命力量,蕩滌思想塵垢,追逐真善美,活出精氣神,獲得心理上的安慰、激勵以及快樂生活的源泉。
腹有詩書 為往圣繼絕學
陳持平,1953年出生,祖籍福建仙游,系醫學教授,其本職專業是婦產科醫師,為國際知名醫學家及產前細胞遺傳學診斷學者,在產前診斷鑲嵌型染色體異常有重大發現,因而拯救許多無辜胎兒的生命。因貢獻突出,陳持平在2019年獲得醫療奉獻獎以表揚其人道主義精神。
盡管身份是“白衣天使”,但陳持平血液里流淌著對藝術的熱愛與傳承。陳持平的祖父陳開泉是上海美專國畫組畢業的藝術家,系李可染同班同學及劉海粟的得意門生。其父親陳祖儒是一位書法家。陳持平從小就熱愛中華文化,飽讀詩書,并且喜歡觀摩父親用毛筆書寫文章。雖說他選擇了濟世救人的從醫之路,但也不影響他在后來拿起畫筆,走出一條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的藝術之路。
陳持平的藝術追求,展現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的一面。他熱愛中華文化,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努力不懈弘揚中華文化。其創作動機富有強烈使命感,誠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作品流露出真情至性,感性流暢于水墨色彩之間,用色豐富,畫作渾然天成。其獨樹一幟的古詩今畫,達到今古交融、潛移默化人心的境界。
陳持平在以中國古詩古詞為繪畫與書畫的題材時,首先用把大家看得懂的英文,把艱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為通俗易懂的、全球人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其次是用毛筆或是彩筆,利用草書和篆書體,寫出詩人的中文詩句,字字珠璣,鏗鏘有力;最后則是運用鮮艷奪目的色彩,畫出一句句詩文中的情景和意境,并且從自己的角度,添增個人對詩句的詮釋。
如此一來,把中國家喻戶曉的古詩古詞,經過無限創意,蛻變成現代藝術作品,觀眾在賞畫作的同時,又能夠重新再度品味中國古詩古詞和中國文字的優美。這種藝術創作是以三維空間立體進行的。
由于陳持平的創作表現出東方與西方的藝術結合,讓觀賞者了解到繪畫與書畫不再是僅局限于傳統框架中,也并非一定要用傳統的文具與媒材來進行創作,為人們打開了一扇新的認知窗口。
陳持平的畫作屬于“野獸派”,其圖案、顏色、線條、光影,均大膽奔放、熱情如火,并充滿動態之美。野獸出籠,一筆成形,如風火山林、生命吶喊,令人感動和驚艷。陳持平自創之調色盤藝術屬于野獸中的野獸,乃利用殘留在畫布上的顏料,瞬間創作,其爆發出的圖畫,極為感官震撼,且有趣無比。陳持平擅長篆書、草書的現代藝術創作,尤其喜好草書,這和其熱情奔放、天馬行空、灑脫自如的個性有密切關系。
跨界的“醫師藝術家”,陳持平的“藝術療愈”創作理念頗為引人注目。陳持平認為,藝術,是人類崇高的精神形式及有益健康的精神活動,藝術的賞析、學習和創作都是最令人健康和快樂的事情,獲得身心健康。特別是疫情歷經三年多時間,讓許多人心靈不堪重負,甚至無法面對現實世界,而藝術創作與欣賞,無疑能夠春風化雨般撫慰人心,振奮人心,這對構建和諧社會、健康中國無疑禆益多多。
以藝載道 弘揚優秀傳統中華文化
陳持平盡管是非學院派的素人藝術家,進軍跨界藝術領域也只有8年的資歷,但其出版畫冊已達10冊,他的作品唐、宋詩詞書畫藝術,詩句均以中英對照,已進入中國大陸,是海峽兩岸第一位以唐、宋詩詞作為繪畫創作題材的藝術家,在兩岸文藝界享有盛名。
將傳統詩詞歌賦的書法來結合抽象西畫,并且以相互呼應的方式作出深入淺出的表現,不僅反映現實生活而且又具有故事性,能提高文化素質,這是陳持平的重要創作特點。在邊塞詩人岑參代表作七言歌行體古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詩人把塞外雪比作梨花,描寫了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以玩味欣賞的對象。陳持平依托詩中主人公歸京途中的特點和細節,利用詩詞的涵義沿路用畫筆把它記錄下來,使大眾才有機會更進一步賞析到邊塞絕美的風光。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說到:“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法,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岸@,也正映照出陳持平的為人品格與作品境界。
在陳持平看來,當前正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階段和時機,他將執著翰墨,以藝載道,創作更多更好的藝術品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人類的精神家園提供更多的養分與力量,讓更多的人民群眾獲得藝術的陽光雨露的照耀與滋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