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攤開我國的酒業地圖,釀造活動總是伴隨河流而生。 在長江水系的河流內,名優好酒更是不勝枚舉,各類型酒企云集,蔚為大觀。 滾滾長江,...
攤開我國的酒業地圖,釀造活動總是伴隨河流而生。
在長江水系的河流內,名優好酒更是不勝枚舉,各類型酒企云集,蔚為大觀。
滾滾長江,從西藏高原傾瀉而下,由西向東,濃香、醬香、清香、兼香……滔滔江水裹挾了無數動人酒香奔向大海。
在萬里長江的入海口處,江蘇南通,孕育出獨一份的好酒。
5月24日-25日,好酒中國行科學考察2025季【長江酒脈】活動首站,在頤生酒業舉行。

以“長江酒脈”為線索,走進百年頤生,我們看到了一家百年酒企可持續發展的鮮活樣本。
“現在是頤生最好的時期,同時也是頤生發展最好的時機。”活動現場,與頤生保持了38年友誼的酒業大師、第四屆/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季克良如此感慨。
0 1 南通的頤生,長江的頤生
一方水土養一方酒,酒的品質與地域的礦物質、水源等緊密相關。頤生的好酒密碼,當然蘊含在南通的自然地理中。
從地理學角度來看,南通地處江海交界接處,屬于長江下游長三角區域,具備獨特的地理結構。
氣候上南通則屬于?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帶?,兼具濕潤性和海洋性特征,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
“雖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干旱,但最冷月均溫較同緯度地區低8-9度。”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百平提出,這種氣候特點對釀酒過程中的大曲發酵等環節有一定影響,需要在最冷月低溫處理方面給予重視。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百平
善釀的南通人,早已將家鄉的氣候特點摸清,創造出了適合當地地理條件的釀造工藝,讓酒類商貿活動十分繁盛。
《海門縣志》記載,縣境民間自古有釀酒傳統,清代時,“前店后坊”的糟坊模式已在南通普及,以米白酒、黃酒、燒酒為主要產品。
如今的南通酒業,以頤生最具典型性。
“今天嘗的酒,與之前嘗的相比,要比以前的好。”季克良在活動中以頤生的醬香產品為例,表示其“醬帶濃”風味優勢非常明顯,很符合南通的地理條件。
“我認為從黃河到長江是濃香好,長江以南是醬香好,頤生剛好處于長江入海口這個位置,其品質風味表現特點同樣具有明顯的地理特征。這說明頤生找到了一條符合自然發展的路,既解決了存量的問題,又體現了地域的特色,頤生的醬香產品是有消費市場的。”季克良說。

酒業大師、第四屆/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季克良
河海大學深循環地下水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建生表示,頤生所處的南通,是長壽之鄉,擁有優質地下水,水質對酒體質量有決定性影響。他建議頤生可以將南通的這一地理特點抽出,融入品牌敘事當中,強化品質特色。

河海大學深循環地下水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建生
“長江流域是中國白酒的核心產區,酒的品質受緯度、濕度等地理因素影響顯著,有豐富微生物群落研究,為品質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深入挖掘這些科學價值與文化內涵,將成為頤生傳承與發展的關鍵。”江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副校長徐巖建議頤生聚焦品類、塑造品牌、保障品質,全鏈條提升產品競爭力。

江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副校長徐巖
“頤生作為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始終堅持一個樸素的理念:把酒釀好。”南通頤生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泉匯活動上表示,“長江酒脈”專線活動的到來,提供了一次重新認識自身根脈、凝練區域特色的寶貴機會,頤生酒業愿做好這條“酒脈”的守望者和記錄者。

南通頤生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泉匯
長江和南通的地理特質,塑造了頤生的生態底色,一代代釀酒人的堅守,也創造了頤生綿延百年的發展脈絡。
02 130余年, 生生不息
位于長江尾部的頤生,是長江酒脈中,少有的百年企業之一,其品質極具地域代表性的同時,其歷史前進路徑也如江水般奔流不息。
1894年,張謇在清末科舉中,高中狀元,因此家府“敦裕堂”府上宴請頗多,便請鄉鄰家傭釀制“家釀酒”招待饋贈親朋好友,建成酒坊、初具規模,后又專設為頤生釀造公司、頤生釀造廠,生產各類草本酒,如茵陳酒、五茄皮酒、虎骨木瓜酒等。

頤生之名,第一次受到各界關注,則要從1906年的意大利米蘭世博會說起。
當時還是清廷三品銜、商部頭等顧問官的張謇,受商部要求,以公司形式遠渡意大利參會。頤生攜旗下茵陳酒產品一并前往,一舉便獲得金獎,成為中國最早獲得國際大獎的酒類產品。

回國后,頤生市場銷量猛增,為紀念獲獎,還特地將獎章制成標貼,并新增加了“船牌”商標為副牌。
到新中國成立后,頤生發展煥然一新。先是在政府支持下擴大生產規模,后又進行數次技術升級,發展得到極大推動。
2003年,頤生順利改制,邁向新的康莊大道。至今,頤生已形成以健康酒為戰略發展主線,同時拓展文旅體驗,立足南通、輻射全國,目標打造中國健康酒產業第一品牌。
而自張謇起,頤生的百年歷程中,健康酒,就一直是發展主業。如今,頤生已是健康酒品類翹楚。
第四屆全國評酒會配制酒評委,酒業泰斗高月明先生之女高軍指出,頤生吸取了蘇酒、川酒工藝之精華,輔以中高溫大曲,兼用多種釀酒新工藝,經過長期發酵,并運用特有中藥配方,在保持白酒風格的前提下體現了健康飲酒和養生的理念,非常符合當代消費者的功能訴求。

第四屆全國評酒會配制酒評委,酒業泰斗高月明先生之女高軍
“從品質來講,萃取多種草本精華釀造而成的頤生酒,其色微黃透明,酒香和草本藥香融合舒適,其味醇和爽凈,是中國養生酒的代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陳處達認為,在長江入海口處的頤生,是長江酒脈中的一支奇葩。

第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陳處達
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特邀評委丁前勝認為,頤生一直把健康酒作為主業,非常難得。
“過去健康酒是小品類,不為酒業所重視。但現在藥食同源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前中國衛健委公布了幾種中草藥,比如鐵皮石斛、靈芝、肉蓯蓉、杜仲等都可以開放使用,讓中草藥的效用理念深入人心,健康酒已成為行業大發展趨勢。頤生的傳承做得很好,值得行業學習。”丁前勝說到。

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特邀評委丁前勝
“這是一家真正有溫度的酒企。”《釀酒》雜志總編輯趙彤談到,頤生健康酒從消費端出發再回溯到工藝層面的發展思考路徑,恰恰體現了當代酒企應有的責任感,真正實現了“以人為本”的釀造理念。

《釀酒》雜志總編輯趙彤
中國食藥促進會發酵食品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酒業泰斗、第一屆/二屆/三屆/四屆全國評酒會主持專家周恒剛先生之女周心明建議頤生可以用簡潔的表達打造工藝密碼,比如將非遺釀造工藝提煉成數字式的體系,強化符號體系輸出,讓消費者一眼記住、口口相傳。

中國食藥促進會發酵食品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酒業泰斗、第一屆/二屆/三屆/四屆全國評酒會主持專家周恒剛先生之女周心明
03 走向下一個百年
頤生的創業故事,自張謇開始。此后頤生歷經百年滄桑,其發展軌跡,是至今為數不多的仍在生產經營的張謇實業,更生動寫照了張謇民族企業家精神的代際傳遞。
跨越三個世紀的頤生,既在民族興亡的戰火硝煙中守護住了匠心火種,又在經濟時代轉型中淬煉品質鋒芒,如今更在行業深度調整期中破局革新。持續不斷地傳承、創新,是讓頤生擁抱新百年歷程的動力之源。
“我認為有這樣幾個點。第一,頤生改制之后,在高利生董事長新領導下,走上了一條符合頤生實際情況的更好的發展道路。第二,頤生的醬香產品,符合這里的地理條件。第三,從中央到地方都提倡張謇企業家精神,頤生要學習、要弘揚、要好辦實業。”
“頤生酒業有獨特的經營理念和精神傳承。”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特邀評委張桂仙相信,在張謇精神的熏陶和健康白酒文化的滋養下,頤生酒業會更上一層樓。

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特邀評委張桂仙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酒類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酒業泰斗、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主持專家沈怡方先生之子沈重武談到了他對頤生發展的三個想法:一是繼續發揚1906年頤生獲得意大利世博會金獎的出海精神,擴大品牌影響力;二是在堅持傳統基礎上,發揚匠心精神、創業精神,提升企業實力;三是尋找、推進頤生的歷史、品質源頭。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酒類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酒業泰斗、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主持專家沈怡方先生之子沈重武
“頤生身處長江入海口的地理坐標,同時是中國民族產業發軔的歷史坐標上,應當堅定價值自信和發展自信,搶抓戰略機遇,扛起南通歷史經典產業這面大旗。”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秦書堯建議,頤生一方面要內聚力量,固本強基,以活動為契機,加強對品質科研,以長江酒脈入海口生態特色為基礎,不斷提升企業釀造技藝和品質水平。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秦書堯
另一方面,頤生要外樹形象,品牌建設應當有全省化、全國化的站位思維,以謇翁精神傳承為核心,與時代價值、消費表達、品牌體驗相結合,找準市場定位,塑造獨一無二的品牌價值。
此外,對于頤生,南通市場是戰略大本營和生命線,應深化本地,布局亮點,在南通占據繞不過去的市場地位。
“作為張謇實業的傳承經營者,如何讓一個百年企業基業長青,推動張謇所創實業有序傳承,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責任。”南通頤生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利生談到,接下來頤生將繼續主動承擔起推動中國酒健康轉型的責任、積極探索酒旅融合、通過協同各方科技力量,建設區域酒類文化高地,傳承與弘揚張謇企業家精神,推動百年頤生實現更大發展。

南通頤生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利生
回顧頤生的百年沉浮,從江海交匯處升起,既見證了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覺醒,更詮釋了長江酒脈生生不息的釀造密碼。
現在,頤生正走向下一個百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