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廣闊天地里,實踐與探索是培育學生品格與知識素養的肥沃土壤。5月27日,莒南縣相溝鎮中心小學圍繞紅薯開展了 “紅薯的品格課” 主題實踐活動以及 “紅薯生長探秘” 讀書月活動,引領同學們在實踐與閱讀中收獲成長。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紅薯的品格課” 主題實踐活動中的光盤行動,正是對這句古訓的生動踐行。活動期間,同學們在午餐時積極響應光盤號召。能做到午餐光盤且不挑食的同學,每日可獲得 2 顆星的獎勵;剩少量飯菜的同學能得到 1 顆星;而剩飯較多的同學則沒有星星獎勵。班主任會在每日午餐后細心記錄同學們的 “光盤星”,這小小的星星,如同節儉美德的勛章,激勵著同學們珍惜糧食。
在 “紅薯生長探秘” 活動中,1 - 2 年級的同學們化身為小小攝影師,用鏡頭記錄薯苗的成長。同學們在學校或家中種植園里,尋找薯苗最美的姿態。他們用 A4 紙或相紙打印出彩色照片,有的照片還配上了文字說明,為薯苗的成長故事增添生動注腳。3 - 6 年級的同學們則開啟了紅薯生長日志的書寫之旅。在學校種植園或家中庭院,同學們仔細觀察紅薯生長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從破土而出的新芽,到逐漸蔓延的藤蔓,都被認真記錄在紅薯生長日志表上。這不僅是對紅薯生長過程的追蹤,更是同學們探索自然科學奧秘的過程。

這一系列圍繞紅薯開展的活動,如同一場知識與品格的盛宴。同學們在 “紅薯的品格課” 中養成節儉、珍惜資源的良好習慣,在 “紅薯生長探秘” 讀書月活動中探索自然科學知識、提升綜合素養。未來,愿同學們繼續在實踐與探索的道路上,收獲更多成長的碩果。(通訊員 宋國蘭 葛瑞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