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承擔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成本?
經濟研究公司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的最新分析報告,分析了特朗普政府今年實施關稅措施以來,給美國各州造成的成本。
該報告顯示,從1月1日到5月3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面臨的關稅影響高達113億美元,截至目前為全美最高。得克薩斯州以60億美元位居第二,密歇根州以33億美元緊隨其后。
長期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美線物流業務的資深人士羅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加利福尼亞州的進口商數量和進口額都是全美第一的,“所以交的關稅也肯定最多。”
加州關稅負擔最重
根據上述報告,有17個州的企業在今年前5個月的關稅負擔至少為10億美元。而另外11個州關稅負擔則低于1億美元,其中懷俄明州和阿拉斯加州受的影響最小,各為1600多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關稅負擔也跨越了政治界限:受影響最嚴重的州中,超過一半在上次總統選舉中投票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
該報告還稱,近期達成的協議,如美國與越南的貿易協議,顯示關稅政策在短期內不會消失。
實際上,就在今年2月,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就曾經做出過整體數據預測,稱在特朗普政府的全面關稅政策下,美國各地企業將面臨高達4330億美元的新關稅,其中得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企業將承擔最大份額。這一數字與基于2024年數據的美國全國企業關稅賬單的780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
其中,加利福尼亞州的進口商可能受到新進口關稅的沖擊最大,該州的企業今年可能需要為進口商品支付比去年(1700億美元)還要多的關稅。同時。得克薩斯州的進口商可能負擔的關稅總量排名第二,預計增加820億美元。
“因為關稅的存在,我們不認為進口需求會與2024年保持一致。”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總裁安東尼(Daniel Anthony)表示,“但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指標,表明這些關稅可能對各州產生的規模、范圍和影響。”他還表示,“認為企業能夠或甚至會吸收如此巨大的增加成本而不轉嫁給客戶,這種想法是天真的。”
羅杰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關稅同美國每個州進口商數量和進口量有關。”
他解釋道,另外幾個進口大洲有紐約州、新澤西州等,實際上“哪個州人口最多,進口量肯定最大,因為消費總量大。反之美國北邊的蒙大拿州等,這些較為人員稀少的地區進口量少,交的稅自然就少”。
加州反對關稅政策
據新華社報道,此前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在專訪中抨擊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稱美經濟正為此“亮紅燈”。
紐森說,當前僅有的粗略統計數據以及他自己與碼頭工人、貨車司機交流后得到的信息表明,加州北部主要港口奧克蘭港進口量減少20%。南加州由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組成的港區,占美國貨物進口運輸量的40%,目前港區進口量減少35%,加州整體上預定入港貨輪數量已銳減60%。
“這是亮紅燈了,而不僅僅是黃色警告。”紐森說,現在是美國政府必須清醒的時候了,他們已經給經濟造成了切實破壞,而且這種破壞難以在短時間內被修復。
紐森警告說,若當前的關稅政策持續,幾個月后美國消費者可能面對空空如也的貨架,而且即便美國政府明天就取消當前政策,由于供應鏈傳導需要時間,修復關稅造成的問題也不容易。
紐森表示,當前美國最基本、最要緊的問題就是關稅政策,它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影響到包括加州在內的國家經濟和政府預算。他指出,當下更大的問題是消費者信心驟減,關稅政策再加上朝令夕改的草率作風,破壞了投資和商業氛圍,其影響將延續到數月之后。
實際上,在本屆美國聯邦政府就任后,紐森多次就關稅政策批評聯邦政府,坦言加州深受關稅之害。加州也是美國首個針對聯邦政府關稅問題提起訴訟的州。
洛杉磯縣經濟發展公司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則列出了令人警醒的新數字。報告詳細地說明了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的影響。報告顯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加州洛杉磯地區可能損失約5000億美元的收入,200萬名相關人員的工作崗位受到威脅。
美國最大集裝箱港口之一的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首席執行官科爾德羅(Mario Cordero)此前在美方宣布所謂“對等關稅”之后也稱,根據其估計,在今年5月4日-10日到港的船舶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幾乎腰斬。
“這個下降幅度非常大。我們可以判斷,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到港的貨物量將銳減。”科爾德羅表示,貨物量越少,工作崗位也會越少。在大洛杉磯地區,九分之一的工作崗位來自港口業務,美國產業鏈上有260萬個工作是直接或間接來自長灘港的業務活動。
據悉,7月是美線傳統的旺季,但目前旺季不旺、貨量一般,美線運價上揚乏力。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