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近年來我國成品油市場的新情況、新問題,商務部近日印發《成品油流通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完善成品油流通管理體制機制,新《辦法》將于9月1日起實施。
成品油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當前,我國成品油流通行業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一方面,國內汽柴油消費逼近達峰拐點,需求快速下滑使生產企業和零售終端面臨較大轉型約束和資產貶值壓力;另一方面,隨著石油流通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國內成品油生產企業數量及供應能力持續提升,但同時也形成了長期供應過剩局面,流通環節出現未納稅、非合規產品侵蝕市場現象。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張碩曾公開撰文指出,自2007年成品油批發市場開放后,國內成品油市場形成以國有石油公司為主導,國外大石油公司和國內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的多元格局。各市場主體價格戰競爭導致實際批發價遠低于政府設定的最高限價,批零價差擴大;油票分離帶來的轉票、變票、虛開發票、倒票等偷逃稅款的不法行為長期存在,采購、調和與銷售非標油品和不合格油品成為頑疾,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造成國家稅收流失。
張碩說,雖然我國自2022年開展了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成品油行業排查與監管行動,但由于成品油產銷鏈條長、涵蓋主體雜、牽涉部門多、監管難度大,行業仍存在部分亂象,“尾大不掉”問題依然突出。
對于新《辦法》的出臺,行業人士認為,該辦法通過備案制替代審批制、強化全鏈條數字化監管、明確經營邊界與禁止行為三大核心變革,對批發、倉儲、零售流通環節、以及行業監管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將深刻重塑成品油流通市場競爭格局與經營邏輯,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具體看,新《辦法》明確備案管理和經營資格許可具體要求,規定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企業備案實施主體,備案辦理及其變更、回執注銷、回執有效期等要求。
對此,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徐鵬表示,以備案制替代審批制,一方面將大幅縮短企業辦理時間,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競爭;另一方面,有助于吸引社會資金,推動油庫、管道等基礎設施投資,完善供應鏈布局,進一步優化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新《辦法》還重構了經營邊界,將批發商與零售市場進行“硬隔離”,并嚴控油品合法性來源。按照規定,在采購端,批發企業必須從備案生產企業或批發企業購油;在銷售端禁止批發企業直接向終端用戶加注油品;在倉儲端,代儲需驗證油品來源及委托人資質。
一名山東地區煉廠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述規定徹底封堵了批發商變相開展零售業務的空間,其角色被嚴格限定為B2B大宗商品貿易商,傳統“批零一體”模式終結,民營批發商依靠價格優勢爭奪終端用戶的模式將走向終結。
徐鵬也認為,批發與零售的銷售范圍明確化,將防止低價無序競爭,保護各環節經營效益。通過嚴格限定采購來源和代儲驗證,也會有效遏制非標資源流入市場。
此外,新《辦法》還針對監督管理環節,對地方提出建立企業名錄、編制零售體系規劃、日常檢查、年度檢查、數智化監管和分級監管等管理要求。例如,要求成品油經營企業每月通過“全國石油市場管理應用”推送上月度油品購銷存數據。
“通過對市場參與者實施全鏈條監管舉措,將提升成品油行業透明度,實現跨部門協同共享大數據,對成品油批發、倉儲及零售參與者實施全鏈條監管。”徐鵬說。
整體看,行業人士認為,新《辦法》的發布標志著我國成品油市場進入規范化、透明化發展新階段。通過準入管理優化、采銷限制、數據管控、實施多部門協同治理等方面政策的推進,在提升市場活躍度、規范油品行業規則的同時,也將加速經營企業優勝劣汰。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