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四川綿竹。向女士拍視頻稱四川綿竹中心廣場南街,上空出現密密麻麻的小鳥盤旋飛舞,引眾多市民駐足抬頭觀看。
向女士表示:“這段路有100多米,每年此時都會有成群的鳥到這里聚集,今年的規模尤為龐大,大家都覺得這是人與鳥的和諧共處、生態越來越好的體現。”
市民反應充滿溫情
網友:生態環境好了
盡管鳥群飛過難免帶來 “鳥屎襲擊” 的小尷尬,但當地市民的反應卻充滿溫情。
向女士觀察到,大家只是默契地拿出紙遮住頭部,笑著避讓,沒有一人驅趕或抱怨。“這不僅是對鳥兒的包容,更是咱們城市文明的體現。”向女士說。
對于鳥兒選擇在南街聚集的原因,有網友留言調侃:“晚上鳥兒回家睡覺,南街里面兩排樹子就是他們家。” 在當地市民看來,這些鳥兒早已是老街的 “原住民”。
還有網友紛紛點贊:“生態環境好了,蟲多了,糧食多了,人也不抓鳥了,鳥自然就多了。不用擔心,這種情形見過不少次,可以說天天有。一般早上看到這種情況較多,還有個時間點就是傍晚,純粹就是鳥吃蟲或者就是悶熱有雨。”
此前綿竹天空同出現“密集鳥群”
回應:有麻雀也有燕子,屬自然現象
2022年8月23日晚上,記者在三星街、春晞路、勝利街等地同樣看到天空出現大量的“鳥群”,不停地在空中盤旋。
“有麻雀也有燕子,每年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不少市民告訴記者,這種現象并不是第一天出現,近幾年來夏季傍晚經常能看見,通常下午5點左右開始出現,晚上8點左右最為密集。
“近段時間在綿竹上空盤旋的有麻雀也有燕子,這是自然現象。”綿竹市自然資源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綿竹城區綠化環境持續改善,綠植長勢茂密,給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希望廣大市民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愛護動物、保護動物,讓鳥兒們有一個和諧的生存環境。
“萬鳥歸巢”景象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座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的生動注腳。當城市愿意為鳥兒留一方天地,當市民能笑著接納自然的 “小饋贈”,這樣的綿竹,難怪會成為鳥兒與人類共同的宜居家園。
(羊城晚報·羊城派綜合自北京時間、都市現場、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今日綿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