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周雪莉)9月10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公布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名單,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上榜,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教師。這位電影《音樂課》的原型人物,七年來扎根鄉村,用一根竹笛為山區孩子奏響音樂夢想。

肖惠文將音樂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受訪者供圖)
“看到孩子們從羞澀內向到自信地站在舞臺上吹奏竹笛,是我最大的欣慰。”肖惠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全國‘最美教師’這份榮譽,是對我的認可,更是一種鞭策。未來,我希望能把竹笛這扇‘藝術小窗’開得更大,不止于一所學校、一種形式。我期待聯合更多投身鄉村藝術教育的老師,讓笛聲與歌聲飄進更多山間課堂,讓更多孩子不用遠行就能觸摸藝術,享受藝術帶來的快樂。”
2017年,剛大學畢業的肖惠文毅然返鄉任教,扎根偏遠山村,堅守音樂教育一線。面對山區學校師資不足的現實,他不僅承擔音樂課教學,還曾兼任數學教師。盡管一度因音樂專業難以施展而感到迷茫,但他很快結合地方特色找到突破口——利用當地豐富的竹資源,開展竹笛教學,做成學校的“特色”。
水槎鄉地處偏遠山區,不少家庭經濟狀況較差,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支持孩子買一支好的竹笛。肖惠文反思后改變教學策略,在課堂里帶上竹笛和葫蘆絲,通過趣味游戲激發孩子興趣,逐步打造竹笛教學特色。2020年,他組建校園竹笛班,每周固定上課,假期則通過線上或線下進行教學,并舉辦校園竹笛大賽。此外,他還與竹笛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丁志剛合作,帶領學生親手制作竹笛,將畬族文化融入教學,成立“竹韻水鄉”竹笛班,培養“竹笛小工匠”。
七年來,肖惠文已引導600余名孩子學習制笛、吹笛,使竹笛教學成為水槎鄉中心小學一張亮麗的名片。因貢獻突出,他先后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等多項榮譽,并入選“中國好人”。
以其真實事跡改編的電影《音樂課》于2024年教師節期間在全國公映,榮獲多項業內大獎,被觀眾譽為“好笑、好哭、好真、好暖、好美”的“五好”影片。該片生動講述青年教師扎根鄉村、用音樂點亮孩子夢想的感人故事,上映后引發社會對鄉村教育的廣泛關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