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國首部專門規范住房租賃活動的行政法規《住房租賃條例》正式施行,對出租承租活動、住房租賃企業和經紀機構的行為等做了明確的要求,標志著住房租賃市場從粗放發展邁向法治化、規范化新階段。
人們到一個地方打拼、融入一座城市,往往從尋找一個落腳點開始。一套房屋,不僅提供了生活和居住的場所,還承載著人們拼搏奮斗的回憶。
長期以來,住房租賃市場隔斷房、甲醛房、押金難退、虛假房源等新聞時常見諸網絡;霸王條款、隨意漲租、定損爭議等問題讓租客苦不堪言;租客擅自改變租賃住房用途、房屋結構,私自轉租賺差價等問題困擾著房東。凡此種種,既損害了租客與房東的合法權益,也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條例》共七章50條,從住房租賃各個環節入手,直擊行業亂象和市場“痛點”。關于押金的收取、數額、返還時間等方面的規定,回應了租客經常遇到的糾紛;要求租賃企業發布真實房源信息,有助于遏制虛假信息和誤導性宣傳;強調出租的住房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不得擅自改變租賃住房用途等規定,直指“甲醛房”“隔斷房”等安全問題……未來,加快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強化跨部門監管協作,才能將《條例》的立法本意落地成為“良法善治”。
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安居。當前,我國城鎮租房人口超過2億。用法治規范住房租賃活動,加快營造更加規范、公平的市場環境,才能讓租客更快找到安穩的落腳點,讓房東獲得可靠的回報,讓城市更好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港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評論員 李海欽
編輯 金妮
二審 伍少安
三審 蔣葉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