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7日消息,今日,聯想舉辦了2025創新科技大會(Tech World)。
發布會后見面會上,談及關稅是否影響聯想全球化業務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坦誠表示,“這世界發生了變大的變化,尤其是關稅的困擾,可能對于大多數國際化的企業、出口企業都是一個挑戰。”
楊元慶認為,全球化大的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但是現在也需要適應世界上出現的一些新的挑戰和要求。
所以,實際上聯想的這一出海模式恰恰是一種可能,一種出海模式可能恰好是未來全球化的一個大的趨勢。
談到全球化這一戰略,楊元慶從兩個方面展開了論述,究其根本,還是要結合本地來發展。
一方面能夠整合全球最好資源的企業,這能保證最后的話能夠勝出,且不是固步自封的守在一個市場上。
他強調,中國制造業的完整高效就是一種優勢,如果誰不把這個優勢去利用,那很難在這種大規模制造的行業,在全球能夠取得成功。講到這里,他補充道:其實聯想過去就是很好利用這方面的優勢。
談到另外一個方面時,楊元慶解釋稱,別的市場其他國家的話,也依然有很多優勢,比如技術、人才和產品。
他著重指出:我們也需要去把它利用,把它整合起來為我所用,但是可能在每個終端市場上,如何能夠實現最后一公里穩定交付,這是需要去考慮的。
所以,聯想應對像這樣的一個高關稅的影響,并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
之后,楊元慶舉例了之前巴西高關稅,印度高關稅,甚至于中國20 、30多年前高關稅,對電腦產品的影響,但是聯想都能很好的去處理解決。
楊元慶認為,因為中國的制造優勢依然在這里,所以大多數的零部件,都是從中國運到那邊去,做最后的組裝。
那這樣的話,除了滿足客戶需求、個性化需求、交付時間需求以外,也能很好滿足本地政府對于就業的需求,稅收的需求,也能有效的規避高關稅影響。
基于此,他進一步指出,聯想已經在全球構筑了一個生產制造全球主力,即在10個國家建了33家工廠。所以聯想可以有效調節美國高關稅,甚至可以比競爭對手更快速的去進行調節!
談到這里,楊元慶表示,其實聯想的另外一個優勢是一個端到端集成的廠商,不僅僅做產品市場營銷和設計,聯想也做生產制造,區別于聯想的大多數競爭對手把生產制造外包。
隨即他再次重申,聯想并不怕高關稅,怕的是不確定性。談到高關稅對產品的影響,楊云慶明確表態稱這甚至不但不是劣勢,還可能會是優勢。聯想依然可以保證競爭力,保證市場份額和利潤不掉。
對此,他還概括起來稱這是端到端的整合,一個叫做OEM這樣的名詞。隨后,他還談到了全球化的本地化,即全球資源本地交付的業務模式。
楊元慶認為這兩者結合起來,能使得聯想應對各種復雜的國家政治經濟形勢的時候,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從而確保在各個市場上面的競爭優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