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5月7日訊(記者 泮曉陽)5月7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榜樣在身邊”系列記者見面會第二場,邀請了4位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代表,共同講述見義勇為背后的溫暖力量。

3米河水2次往返 平民英雄“撈”回兩條命
2025年2月13日下午,兩名七八歲的男孩在陽谷縣城西城墻南路西側的河邊玩耍,一名男孩不慎踩空跌落河水中,另一名男孩試圖伸手去拉,因石砌河岸陡峭濕滑,也滑入水中,兩名男孩在水中拼命掙扎呼救。

這時,陽谷縣高廟王鄉劉泗河村村民劉長軍正騎著電動三輪車帶著家人在不遠處的路口等紅燈,聽到呼救聲后,他立即跳下電動車跑向河邊,甩掉上衣,毫不猶豫地跳入河水中。當時2月份,三米多深的河水冰冷且觸不到底,水下激流暗涌,劉長軍卻先后兩次往返水中,救出兩名男孩。雖然體力已經有些透支,但劉長軍抓住岸上群眾拋下來的繩子,還是先將男孩推向岸邊,由群眾接應救上岸,最后他才拽著繩子爬上了岸。
事后,兩名被救男孩的家長找到劉長軍,眼含熱淚不斷道謝,他說:“看到孩子落水不去救,良心過不去,換作誰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毫不猶豫伸出救援之手的”。
宣傳條幅變身“生命繩索”拉回落水少年
2025年4月7日下午3點多,聊城市東昌府區交通運輸執法監察大隊六中隊隊長李建與同事趙金虎、呂延光開展日常巡查時,遇到了驚險的一幕: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不慎墜入水流湍急的三干渠,此刻正死死攥著一根電纜,生死懸于一線。

三干渠暗流很急,貿然下水救援難度較大,此時孩子抓著電纜相對安全,所以李建首先考慮嘗試用工具救援。他們迅速將隨車攜帶的交通安全宣傳條幅,改制成生命繩索,成功地實施了一場被群眾稱為“教科書”式的緊急救援。三人開車將小男孩送回家,事后經電話確認,孩子身體一切正常。
趴地背人出大棚 他用身體架起生命橋梁
2025年1月10日下午2時左右,聊城市特戰救援志愿者協會梁水鎮站站長王付興到莘縣河店鎮姬家村準備收購西紅柿,剛走進蔬菜大棚就發現一位50歲左右的大姐暈倒在地,憑借多次救助經驗,他先摸了摸脈搏,發現這位暈倒的大姐已經沒有了脈搏,面色蒼白,唇色發青。王付興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按照120接線員的專業指導,對暈倒的大姐進行了心肺復蘇,大約過了三分鐘,她恢復了意識。

由于這位大姐家的蔬菜大棚出口比較低矮,王付興只能趴在地上,慢慢把她背出來,隨后迅速開車將這位大姐送往河店鎮衛生院進行初步救治,又協助轉送至莘縣人民醫院。
作為聊城市特戰救援志愿者協會梁水鎮站站長,王付興積極投身應急救援事業,參與搶險救災30余次,兩次奔赴火海勇救險情,并將見義勇為獎金捐贈家鄉,用于提升村級應急能力。王付興被授予“聊城市見義勇為模范”,并多次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獲評優秀學員,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跪地救人顯擔當 聊城護士5分鐘搶救暈倒女孩
2025年4月,一則聊城植物園跪地搶救的新聞在網絡上傳播開來,先后被早安山東、健康中國以及新華社等媒體宣傳報道,得到了全社會高度評價,這件事的主人公正是聊城市婦幼保健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孟慧麗。

當時孟慧麗正抱著9個月大的女兒在鳳凰苑植物園游玩,突然聽到50米外人群中傳來呼救聲,出于一個急診護士的本能反應,她立刻抱著孩子沖向事發地,一名女孩正躺在地上。在向女孩家長表明身份后,孟慧麗將女兒托付給圍觀的一位大姐,立即為小姑娘實施心肺復蘇,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指揮植物園工作人員撥打120。大約兩個循環的按壓后,女孩恢復呼吸;兩分鐘后意識漸醒,五分鐘后完全清醒。后來救護車到達,孟慧麗與醫生交代現場情況后離開。
從事急診科護理工作12年,孟慧麗一直在急診急救的一線,參與了無數次的急救任務。同時,她還長期擔任聊城市院前急救講師,開展了百余場急救培訓課程,被評為聊城市“院前急救技術標兵”。
責任編輯:連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