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旨在穩定市場預期,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涵蓋貨幣政策、資本市場、險資入市擴容、穩樓市等多個關鍵領域,釋放出萬億元級別的流動性紅利。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A股市場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成交額突破1.5萬億元,市場信心顯著提振。
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宣布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預計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同時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推動房貸利率進一步降低,有效減輕剛需購房者的還款壓力。此外,央行還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包括各類專項結構性工具利率、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均從1.75%降至1.5%,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從2.25%降至2%。
在資本市場改革上,證監會明確將出臺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政策措施,增強制度包容性與適應性;金融監管總局宣布將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范圍,為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等。
綜合市場分析來看,此次三部門聯合發布的一攬子政策,是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及時回應,政策之密集、力度之大超出市場預期,不僅為實體經濟注入強大動力,也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增量貨幣組合拳穩經濟
為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穩定國內宏觀經濟運行,在當日發布會開始,央行率先打出貨幣政策“組合拳”。央行行長潘功勝宣布三大類共十項增量貨幣政策,從數量型、價格型、結構性貨幣政策三方面全面發力,為科技創新、消費提振、普惠金融等領域注入強勁動力。
此次,總量政策“雙管齊下”,釋放萬億級流動性紅利。在數量型政策方面,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預計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同時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存款準備金率階段性下調至0%,助力汽車消費與設備更新投資。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此舉既能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又能引導機構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
價格型政策同現,政策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對此,董希淼分析,這些調整將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強調,這是2024年9月以來降息降準“大招”再次出現,彰顯貨幣政策穩增長決心,能有效激發市場融資需求,且不會對人民幣匯率造成貶值壓力 。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則呈現“量增、價降”特點,央行十大政策中,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相關的就占了六項,包括全面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增加3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增加3000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優化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全面覆蓋經濟金融關鍵環節。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指出,結構性政策工具涉及面廣,綜合效應不容小覷。這六項政策有的是對原有利率和額度的重新調整,有的是全新設立。盡管就單項來看,發揮的作用相對有限,但考慮到這六項政策覆蓋了當前我國經濟、金融中的很多難點、痛點,其效用疊加起來將會非常可觀。
連平認為,價格型政策力度適中,為后續美聯儲降息后預留操作空間。此次一攬子增量貨幣政策的推出,是我國宏觀政策主動作為的體現,通過多維度政策協同,將有效穩定市場預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基礎。
政策“雙箭”齊發托舉樓市企穩復蘇
當天,樓市也迎來重磅利好,央行與金融監管部門協同發力,利率下調與融資支持政策“雙箭”齊發,釋放出穩定房地產市場的強烈信號,旨在提振市場信心,促進供需平衡。
央行宣布兩項重要利率調整舉措:一是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從2.85%降至2.6%,降幅達25個基點;二是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
據測算,以組合貸款(商業住房抵押貸款與公積金貸款額度各100萬元、貸款30年、等額本息還款方式)為例,此次利率調整后,借款人30年累計月供將減少6.76萬元 ,有效減輕了購房者的還款壓力,直接刺激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
除了降低個人房貸利率政策外,對于房企的融資支持也在進一步加碼。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房地產“白名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已增至6.7萬億元,較年初多增約1.7萬億元。各地金融機構正從住房金融供給端發力,支持房企存量信貸業務合理展期,滿足房企融資需求,在緩解房企流動性風險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有力保障了1600多萬套住宅的建設和交付。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宣布近期將推出八項增量政策,其中針對房地產明確提出“加快出臺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適配的系列融資制度”。后續將完善房地產開發、個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貸款管理辦法,指導金融機構保持房地產融資穩定,既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又強化高品質住房資金供給,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后,金融部門積極響應、迅速行動,此次政策舉措的范圍和力度超預期,對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推動國內商品房市場向供需平衡方向運行具有積極意義,市場期待的止跌企穩目標正漸行漸近。
更多增量政策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
更為重磅的是,資本市場也迎來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多項政策舉措密集出臺,旨在穩定和活躍市場,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與韌性。
李云澤透露,總局將推出八項增量政策,全力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其中,在發揮保險資金優勢、加大入市穩市力度方面,舉措尤為引人關注。
前期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已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上個月更是上調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進一步釋放投資空間。
李云澤表示,接下來,還將實施三項具體措施:其一,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范圍,近期擬再批復600億元,為市場注入更多“活水”;其二,調整償付能力監管規則,將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進一步調降10%,鼓勵保險公司加大股票投資力度;其三,推動完擅長周期考核機制,促進保險資金實現“長錢長投”。
本次會議還推出一系列對股市的支持政策:央行合并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再貸款額度合計8000億元;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支持匯金公司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明確“匯金前方操作、央行后端支持”的有效調控模式。
銀河證券研究報告分析指出,盡管近期面臨外部沖擊,但中國資本市場展現出強大韌性。由于國內上市公司對美依賴度較低,且內部支持政策不斷加碼,中國資本市場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將持續提升。隨著降準、降息等流動性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后續國內股市有望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科技敘事”邏輯也將愈發清晰,值得市場各方期待。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