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轉內銷”
這個詞在很多人心中
曾是高性價比物品的代名詞
這個"五一"小長假
上海不少商場超市再次
因“出口轉內銷”而人頭攢動
"外貿優品"專區銷售火爆
許多出口轉內銷的商品
備受市民青睞
線下專柜護航“好物回家”
為幫助外貿企業消化因關稅政策影響積壓的商品,“五一”假期,外貿品牌專柜正式在上海的多家百貨商場上柜銷售。
東莞的一家外貿企業,八成商品原計劃出口美國。受關稅政策影響,幾十萬件貨品積壓在倉庫。4月24日,上海百聯集團,僅用了一周的時間,貨品就在百聯旗下的永安百貨上架銷售。
永安百貨租戶管理部經理陳暉表示,從開始接洽到開出24平米的柜臺,企業甚至都沒有派人來過上海,商場幫忙打理了全部事項,“衣架是各個柜臺支援的,貨架是我們從各個地方搜集過來的。”
甚至連營業員也是由商場各個崗位的員工來輪崗。營業員全軼斌介紹說:“本來賣大家電的,學了怎么疊衣服、產品展示,商場的主管經理也過來了。”

上海第一百貨的滋補商品專區,一家蘇州企業的專柜上,整裝待售的商品光鮮靚麗,展陳柜臺卻是東拼西湊的“百家衣”——有的從商場倉庫里搬來,有的從蘇州工廠帶來。
三成產品都出口美國的這家外貿企業,四月份以來,工廠幾乎處于停滯狀態,有幾十噸的產品積壓。為了幫助企業盡快開展銷售,商場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查看場地、合同預審、意向簽定、核價申報……平時需要按月計的流程,這次5天之內就完成了。銷售總監張曙賢表示:“希望在國有企業的店鋪里面實現銷售,成為我們銷售的主戰場。”

好物好價,消費者很歡迎
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食品商店,一個剛裝修好的不銹鋼保溫杯專柜上擺著近30種產品,都是出口轉內銷的外貿商品。
“我們是一家老牌外貿企業,生產工藝和標準都是國際一流水平。”企業國內營銷部部長曹爽介紹,“這是我們為德國某品牌貼牌生產的,在商場里的售價是1800元,這里標價是219元。”

“五一”小長假前開幕的上海環球港出口商品展銷會,為了讓更多外貿商品入駐,從最初的花車變成了貨架,產品種類更加豐富。
“我們是一家2004年成立的外貿出口女鞋工廠,工廠就在上海市青浦區,主打歐美市場高端女鞋。”展銷會上,一處展臺的負責人表示,受到關稅影響,自家庫房中積壓了大量女鞋。這次帶來了100多個款式,希望能拓展內銷渠道。“節日里客流量不錯,一天都賣掉二三十雙,有的阿姨不僅自己買,還發朋友圈幫我們做宣傳。”
有一家外貿公司擺出了多個款式的麻編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都是為美國一個休閑鞋品牌代工的。“這個品牌在歐美市場很火,其實是浙江工廠生產的。官網售價都是幾百美元。我們現在賣(人民幣)一兩百元一雙。”
外貿產品的高顏值、高品質成為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的一大因素。以永輝超市的外貿金槍魚罐頭為例,現場共擺放了5種口味,以不同的顏色區分,每款都包裝精美,仔細看配料表,成分也簡單干凈。不少年輕消費者路過時,都會順手帶一件。

線上線下齊助力
“外貿優品”能夠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與國內消費者見面,與商超百貨、電商平臺等多渠道齊心協力的幫助不無關系。
比如環球港商場為外貿企業開辟綠色通道,簡化入駐流程,縮短審核周期,實現快速開店,還提供“0元試運營”政策,即在試運營期間無需繳納保證金和平臺使用費,降低初期運營成本。
永輝超市公開聯系郵箱,幫助企業最快15天極速上架,并與優質供應鏈企業共同開發新產品。

在徐家匯商圈,T20大廈二樓在五一假期間已經變身精品集市,“出海優品云購申城暨五五購物節徐匯活動”正在進行。與外貿企業一同“出攤”的,還有淘天、美團、海智在線等線上平臺,為企業提供“出口轉內銷”的“云引擎”。

大潤發百貨商品部總監秦聰告訴記者,展銷會、快閃店,更多的是買賣雙方“探路”,這幾天展銷會看下來,只要貨好價好,消費者接受程度普遍較高。他建議外貿拓內銷企業,需要做好內銷市場定位和產品策略,重新定義用戶。此外,內需市場不同于外貿市場,企業除了做好商品設計和生產,還要兼顧品牌宣傳、市場開發、商家和售后的服務等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