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電影和3A游戲的體積越來越大,很多玩家都會購買新的硬盤來增加存儲空間,在安裝了新的硬盤之后,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硬盤到底還需要分區嗎?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的策略一樣嗎?
硬盤分區可以追溯到計算機早期階段,當時分區一方面是為了突破操作系統對存儲空間的限制,另一方面則是當時的系統不夠穩定,重裝系統的概率比較高,所以需要將硬盤分成多個區域來存放不同的文件。
發展到現在,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操作系統可以輕松分出16TB的分區,而且操作系統穩定性更好,電腦病毒也少之又少,重裝系統也沒有那么頻繁了。如果不考慮重裝系統,硬盤還有必要分區嗎?
首先來看機械硬盤,由于HDD的磁頭需要物理移動來訪問不同位置的數據,將操作系統和常用程序安裝在靠近磁盤外緣的獨立分區(通常轉速更快,數據傳輸率更高)可以提升響應速度。
在HDD內部分區相當于是在盤片內圈劃分空間,那么內圈的讀寫速度就要比外圈慢一些,如果兩個分區的讀寫都比較頻繁,那么就會導致磁頭長距離移動而延遲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磁盤性能。也就是說,如果追求更好的讀寫性能,機械硬盤不分區的表現更好。
對于固態硬盤來說,SSD采用閃存芯片而非機械部件來存儲數據,數據訪問時間幾乎一致,所以分區與否不會影響固態硬盤的讀寫性能。
擔心閃存壽命不均勻的玩家也不用著急,現代SSD引入了磨損均衡技術,控制器會自動將寫入操作分散到所有可用閃存單元上,避免某些區域過早磨損,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劃分為太多的小分區,避免限制控制器的優化空間。
在一些特殊場景下,用戶就需要對硬盤分區,比如硬盤里的一部分文件需要加密,而另一部分不需要加密,就可以將文件放置在不同的分區中,對需要加密的分區進行加密。或者一塊硬盤中需要共存多個系統,也需要分區來實現。
對于絕大多數用戶來說,如果電腦只有一塊硬盤,那么建議分成系統盤和數據盤;擁有多塊硬盤的情況下,機械硬盤建議不分區,固態硬盤也無需分區,但是建議保持10%以上的剩余空間,避免寫放大影響閃存壽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