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9日消息,網絡直播帶貨雖然能為消費者提供便利,但也出現了虛假宣傳、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售后服務缺失等問題。
據央視新聞報道,市場監管總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聯合發布直播帶貨消費提示,消費者通過直播平臺選購商品要注意:
一是選擇正規直播平臺購物。
選擇信譽良好、資質齊全、消費者評價較高的正規平臺進行消費,核實商家的營業執照、經營資質等信息,確保其合法合規。
警惕通過個人社交賬號、臨時鏈接等非正規渠道進行的交易,不要輕信和點擊來源不明的購物鏈接。
建議全程在直播平臺內置購物系統完成交易,切勿脫離平臺進行私下轉賬交易。
二是理性對待直播營銷話術。
警惕“全網最低價”“限量秒殺”“5秒下鏈接”等宣傳,通過第三方比價工具核實歷史價格,謹防虛構原價陷阱。
不輕信“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證”等絕對化承諾,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檢測報告、授權證書等證明文件。注意識別“刷單炒信”行為,綜合查看商品詳情頁參數、用戶真實評價等多維度信息。
三是重點品類審慎選購。
選購保健食品時,要通過正規渠道,并認準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藍帽子”標志,核對保健食品注冊號/備案號,根據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等信息科學選擇,謹防虛假夸大宣傳。
中消協提醒,直播購物時,錄屏保存商品宣傳全過程,重點記錄質量承諾、售后服務等關鍵內容。
同時,要妥善保存訂單詳情、支付憑證、物流信息等電子證據,對重要信息截圖備份,與客服溝通的文字聊天記錄也需完整保存,電話溝通應錄音存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