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 在習水縣中醫醫院二樓的病房里,總能看到一個扎著低馬尾、步履輕盈的身影。她的白大褂口袋里永遠裝著卡通貼紙和彩色繪本,胸前的工作牌在晨光中格外顯眼,上面寫著:張靜,兒科主管護師。

在兒科這個特殊的科室里,張靜用十三年時光詮釋著南丁格爾誓言的溫度。她把專業變成溫柔的本能,把責任變成無聲的守護,在每一次穿刺、每一聲安撫、每一個俯身的瞬間,讓“白衣天使”的形象更加具體而溫暖。從新手護士到護理骨干,她用一針一線般的細膩,編織著患兒們的康復希望,成為家長口中“媽媽般溫柔的人”。
兒科之所以特殊,就在于患兒往往年紀小、主訴能力差、情緒變化大,這就要求護士不僅要有精湛的護理技術,更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并擅長與孩子們溝通交流。張靜深知這一點,每次面對哭鬧不止的小患者,她總是溫柔地與孩子保持平視,輕聲細語地安撫,用生動的語言和有趣的小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緩解他們的恐懼和不安。

在護理操作中,張靜練就了一手“一針見血”的絕活。為了減少孩子們的痛苦,她不斷鉆研靜脈穿刺技術,利用休息時間反復練習。即使面對血管條件差的患兒,她也能沉著冷靜、準確無誤地完成穿刺。曾經有一位支氣管肺炎的小患者,由于發熱哭鬧多位護士嘗試穿刺都未能成功。張靜接到求助后,通過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術,一次穿刺成功,贏得了家長的高度贊譽。
除了常規的護理工作,張靜還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創新思維,將中醫技術融合運用到幼兒護理當中,通過穴位按摩、中醫穴位貼敷以及“治未病”等中醫診療技術,既規避了幼兒服藥困難、抗拒打針的難題,又以更加溫和有效的方式為孩子的健康筑起安全屏障。
張靜的付出得到了患兒和家長的廣泛認可,也贏得了同事們的尊重。她曾連續三年獲評習水縣中醫醫院年度優秀人員、習水縣優秀護士,并在習水縣中醫醫院2023年護理質量改善成果評比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面對榮譽,她卻始終保持著謙虛謹慎的態度,“我只是做了一名護士應該做的事,榮譽對我來說,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未來,我會繼續努力,用愛與專業守護孩子健康成長。”張靜堅定地說道。(任思宇 胡倩)
一審:余從源
二審:王 信 姚 騰
三審:唐全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