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 日前,黔南州中醫醫院急診接到電話稱患者大量嘔血、黑便......120團隊迅速響應,立即出診,接診病人后立即向院內發出預警,開通靜脈通路后將患者接診入院。

患者男性,32歲,嘔血5次,每次量約300ml,解黑色稀便5次,每次量約200ml,丟失總量大于2500ml,占人體總血量的1/3以上,查血壓100/60mmHg,心率116次/分;口唇、眼瞼、甲床蒼白,考慮診斷: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較年輕,病情危重,家屬期望值高,急診開通綠色通道,立即收急診科EICU住院進一步搶救治療。
識別危險信號,搶贏黃金一小時
患者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出血量大于2500ml,05時10分急診團隊為其辦理入院手續,立即緊急聯系輸血,同時予補液擴容、止血、抑酸護胃等治療,在輸血科同志的積極調配下,1小時的搶救黃金期內得到4U的血液緊急輸入,快速大量的輸血補充了患者丟失的血液,為后續進一步手術爭取了時間。
快速響應,精準止血,讓危機止步于協作
患者病情危重,結合病情考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立即邀請消化內科急會診,消化內科執行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詹原泉主任及消化內科曾璐副主任醫師快速評估患者后于急診EICU行急診胃鏡檢查及胃鏡下止血,鏡下見賁門至食管下段長條撕裂糜爛灶,鏡下予8枚鈦夾夾閉創面后出血停止;為后續治療贏得關鍵時間;經過后續為期11天的治療,患者康復出院。
分秒必爭,多學科筑起生命防線
這一例危重病人搶救的成功,涉及院前120的快速響應、院內的有效銜接、輸血科的緊急調配、胃鏡室的急診胃鏡止血,是該院綠色通道及急診搶救流程不斷優化的結果,是“時間-技術-團隊”三角模型的優勢的充分展示,是標準化多學科協作(MDT)流程的具體體現,也是“以患者為核心、以團隊為紐帶”的急救體系成熟的驗證。
一審:雷小露
二審:毛帝清
三審:陳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