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浪潮洶涌而至,園區運營模式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革。
近年來,國內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企業對園區服務的需求也持續深化,從基礎的場地租賃、物業管理,向技術轉化、資本對接、政策申報等專業化領域不斷延伸。傳統以空間租賃為主的單一運營模式,已難以滿足企業在研發、轉化、市場拓展等全生命周期的深度需求。
在此背景下,園區運營方的角色發生根本性轉變,不再僅是物理空間的提供者,更是產業生態的構建者與創新資源的整合者。這一轉變要求運營方具備敏銳的產業洞察力、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專業的服務體系,為企業打造一個融合技術、人才、資本、市場等多維賦能的創新生態系統。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核心承載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憑借“研發-中試-制造”的完整產業生態鏈,吸引了超4000家生物醫藥企業聚集,成為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第一梯隊。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開控股”)作為區域產業升級的“操盤手”,通過其運營的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港(BioGBA),以專業化載體和全周期服務,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邁向生產線,為行業樹立了專業化生物醫藥產業園新標桿。
基于“五個一”戰略布局,打造“投資 服務 運營”生態閉環
在新藥研發領域,一款創新藥物從實驗室成果到獲批上市,通常需要10到15年,投入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元。在這個漫長且高風險的過程中,企業除了需要實驗場地、生產設備外,更需要涵蓋資金支持、技術研發、臨床試驗、市場準入等全鏈條產業生態服務。
以CGT領域為例,作為生物醫藥產業前沿熱點,其生產工藝復雜,對病毒載體的質量控制要求極高,臨床試驗階段需要高度專業化的醫療資源支持。然而,CGT領域的研發企業多為初創型中小企業,自行建設符合標準的中試廠房面臨著資金、技術、時間等多重挑戰,亟需園區運營方深度介入產業生態構建,為其提供全方位賦能支持。
憑借在生物醫藥產業的深度布局與專業運營能力,廣開控股旗下聚焦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化科技戰略持股平臺——廣州高新區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新科控”)打造了圍繞“頭部項目、上市公司、專業園區、市場化基金、金融服務體系”的“五個一”生物醫藥戰略布局,形成“投資 服務 運營”生態閉環。
BioGBA作為核心載體之一,依托廣開控股在科技金融和生物醫藥產業的戰略布局及產業優勢,以及項目運營團隊引入的企業管理、金融服務、政策申報、人才發掘渠道與資源,建立“一平臺四中心”運營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落地、孵化、成長到發展全方位的產業鏈創新生態服務,助力企業實現快速而高效的發展。
在產業聯動層面,廣開控股通過投資百濟神州、諾誠健華等一批行業頭部項目,并購體外診斷上市公司利德曼等產業鏈關鍵企業,構建起“鏈主引領、要素聚合”的產業生態,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產業賦能方面,BioGBA的醫療器械3C一站式服務平臺,創新采用“CRO CDMO CSO”模式,從政策法規、技術創新、市場前景、可行性等多維度對項目進行全面評估,最大程度減少產品研發風險。同時,平臺還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系統分析研判產品上市可能性,并于研發各階段精準提供金融服務,實現技術創新與資本運作的深度融合。
尤為關鍵的是,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平臺始終從產業孵化的視角切入,協同企業從產業化、資本化角度對技術創新形成閉環,真正達到產業孵化效果。
技術轉化方面,高新科控聯合高博醫療集團共建的研究型三級綜合醫院——廣州高博研究型醫院,以兒童及成人血液病、實體腫瘤與罕見病為特色學科,規劃床位550張,其中包括50張早期臨床研究床位,80%的床位將用于開展國內外創新藥械臨床試驗。該項目計劃每年開展百余項高水平臨床試驗,包括細胞基因治療等前沿項目,這將為BioGBA園內企業的新藥研發提供有力支持,加速創新藥械上市步伐,促進優質生物產業項目落地轉化,為大灣區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補上關鍵一環。
未來,BioGBA還將與醫藥研發機構展開合作,自建和共建一系列藥物臨床研究服務平臺,解決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痛點。
不僅如此,面對企業的個性化需求,BioGBA服務體系展現出即時響應、動態調整的特點。例如,廣東呂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于上升期的整體戰略調整,入駐園區時未滿足減租條件。基于這一情況,BioGBA挖掘國資體系下可行政策,為企業制定了動態租金調配方案,并協調多方完成各項手續辦理,幫助其解決了資金和政企溝通等難題。
又如,某即將入駐的省級專精特新基因遞送企業,由于處于申報環節,此前雖接觸國內多家園區,但均未能在成本范圍內找到獨立生產環境和高潔凈生產場地。了解到這一情況后,BioGBA 為其量身定制了專業化潔凈裝修方案和資金投入回收方案,滿足了該企業對場地和成本控制的需求,成功將企業引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
這種“需求即時響應、資源精準對接”的能力,正是全周期產業生態閉環的價值所在,能夠為企業成長提供全方位、深層次的支持。
榮獲VBEF年度創新園區,定義生物醫藥“超級工廠”新標桿
5月9日,在2025未來醫療百強展會(VBEF)上,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港(BioGBA)榮獲“年度醫療健康創新園區”,不僅意味著園區的差異化定位和創新的生態服務模式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更進一步突顯了廣開控股對于產業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強大的產業資源整合能力。
如前文所述,CGT等前沿醫藥研發企業多為初創型中小企業,通過產業鏈聚集從而變相降低資金、技術和時間等多重挑戰,引入專業化、共享的中試生產平臺對于CGT企業以及新藥研發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然而,當下市場上的專業化中試載體資源極為匱乏?;诖?,BioGBA定位為專業化的中試研發生產基地,并據此定位進行相應的建筑和配套設施設計。
在產業空間設計上,BioGBA充分考慮生物安全產業特征,高標準打造高層高、大柱距、高荷載的專業中試研發生產空間。其標準廠房最高層高為7米,每平方米最大樓面荷載量達1.2噸,分別是普通廠房的1.5倍和2.5倍左右,可承載更多大型工藝設備與生物醫藥生產研發設備,堪稱一座“超級工廠”。
設施配套方面,園區充分考慮生物醫藥企業的特定需求,采用10kV高可靠性雙回路供電系統,遇到故障自動切換,保障生產不斷電;規劃配備8600RT集中供冷系統、每小時流量25噸集中蒸汽供應系統,為疫苗生產和設備消毒等提供穩定保障;規劃日處理量500t的集中污水處理系統,破解生物醫藥企業環保合規痛點。
此外,園區規劃配備的人才公寓、會議中心、智慧飯堂、咖啡研習社、運動健身等生態配套,也充滿了人文關懷。
這些硬件配置背后,是廣開控股對生物醫藥產業從研發到生產各環節核心需求的精準洞察。作為國內少有的聚焦中試階段的專業化載體,BioGBA深諳生物醫藥產業“從0到1易,從1到100難”的轉化困境。
正因如此,園區在政策扶持方面也多點發力,不僅在政策補貼上給予支持,更通過“高端生物制藥8條”“生物醫藥10條”“高質量發展30條”等政策組合拳,瞄準企業的技術創新、臨床試驗、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海外市場拓展等各個環節,推出多個維度的扶持辦法。去年4月重磅發布的《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辦法》明確指出,要大力扶持生物醫藥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建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建設全球頂尖研發及創新中心,打造世界級創新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BioGBA的總體規劃建筑面積超18.9萬㎡,目前一期已交付使用,總建筑面積13.9萬㎡、用地3.6萬㎡,含3棟多層標準廠房及2棟四層獨棟廠房;二期規劃總建筑面積約5萬㎡。后續BioGBA計劃建設成為集標準廠房、研發及孵化大樓、人才公寓、商業裙樓于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園區,可滿足企業從創新到研發,再到商業化生產的全過程需求。
政產學研資深度聯動,構筑開放創新的生命科學生態體系
運營方不僅是園區管理者,更是產業生態的培育者與賦能者。專業化的園區運營和產業生態賦能,既是提升園區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廣開控股的專業運營與生態賦能下,一個開放創新的生物安全創新矩陣正在大灣區加速成型。
目前,BioGBA已吸引多家生物醫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初步形成高端生物制劑與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未來,BioGBA將發展成為匯聚國內外優秀的科研機構、企業以及人才等創新資源的生物科技創新產業研發生產基地,為國內頂尖的生物安全產業提供聚集與合作的平臺,發揮推動創新和技術轉化的關鍵作用。同時持續提升服務水平,為入駐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運營服務,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
立足于這一未來圖景,廣開控股將以國家未來產業戰略方向為指引,在生命科學領域開展系統性布局,深入研判產業趨勢,重點關注創新藥、裝備及合成生物學等細分賽道,打造覆蓋“研發-中試-產業-臨床”全周期專業化平臺,加速技術產業化進程。
同時,廣開控股將不斷加強政產學研資等各方的深度合作與聯動,構筑開放創新的生命科學生態系統。通過構建多元化投資組合,以耐心資本賦能和全產業鏈生態構建,助力突破生物醫藥領域“卡脖子”技術瓶頸,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硬科技企業集群,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環節躍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