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化、個性化的消費趨勢下,飲料行業熱點轉換速度驚人。在經歷了2年井噴式增長后,曾炙手可熱的“無糖茶”品類已初現疲態。第三方數據顯示,雖然無糖茶市場整體還在增長,但在部分重點渠道已經呈現負增長態勢,除了市場固化的因素,單純的無糖茶概念已經難以取悅要求越來越高的消費者,中式養生水正在加速接棒前者。
隨著天氣轉熱,飲料旺季降至,不過今年的C位卻不再屬于無糖茶。記者在北京市海淀區部分便利店看到,原本占據冰柜半壁江山的無糖茶已經讓位給了各種口味的中式養生水,特別是一些中小品牌的無糖茶已經不見蹤影,只剩果子熟了、元氣森林等創新品牌和統一、農夫山泉等行業巨頭的無糖茶產品。據便利店工作人員介紹,近兩年飲料貨架陳列變化非常快,今年碳酸飲料、無糖茶的陳列數量都比往年有所減少。
無糖茶品類熱度還未持續3年,2023年無糖茶取代了各種無糖碳酸氣泡水,成為當年的行業熱點,引發了一輪井噴式增長。當年無糖茶品類銷售額增幅達到3位數,而同期無糖氣泡水銷售額增速卻減少了22%。但到2024年末,隨著中式養生水的崛起,無糖茶的熱度又快速降溫。
馬上贏數據顯示,2024年無糖茶大部分月份銷售額顯著高于2023年同期,但2025年前3個月無糖茶的同比增速由正轉負,3月份銷售額減少了5%。同期尼爾森IQ最新數據則顯示,1-3月無糖茶在線下渠道還保持增長,增幅近3成,相比整體飲料1-3月線下增長3.8%,增速依然可觀。
尼爾森IQ方面回應稱,看似矛盾的數據背后也反映出無糖茶市場的新變化,無糖茶熱度正在從高線市場轉向低線下沉市場。統計數據中線下市場增長主要反映了食雜店和低線城市市場的表現。
無糖茶品類中,農夫山泉(09633.HK)的市占率目前排名第一,2024年農夫山泉茶飲料收入16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3%,收入占比已經從2022年的20.8%上升至39%,但增速比上年同期的83.3%明顯收窄。
在業內看來,無糖茶降速主要與市場格局基本固化有關。一家無糖茶品牌負責人表示,飲料行業門檻不高,熱點爆發時,大小品牌一擁而上,但隨著市場格局逐步穩定,一些做不下去的品牌就會更換賽道。
第三方數據顯示,2023年市場上有157個無糖茶單品在銷售,2024年統計數據尚未公布,但2024年年中時,無糖茶品類前8家企業市占率已經超過95%。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市場的固化、中小品牌出局、無糖茶品類逐步回歸理性,增速開始下滑,但無糖茶市場在市場擴容和高端化上依然有空間。
記者注意到,包括農夫山泉、元氣森林、果子熟了等頭部企業依然在加碼無糖茶賽道,但大多是通過新奇口味、新技術等,鞏固競爭優勢。在3月底舉行的元氣森林創造營上,元氣森林就公布了多款冷泡茶新品,來解決傳統無糖茶口感略苦澀的問題。
另一方面,中式養生水正在搶走無糖茶的風頭。
凱度消費者報告顯示,2024年國內飲料行業的新增長來自于工藝革新、成分加碼和中式養生多個維度,中式養生水品類2024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82%。
從2025年春糖到近期的行業展會中,中式養生水幾乎都是參展的主角。從市場端看,元氣森林的自在水領跑市場,而統一、承德露露、伊利、北冰洋等一眾食品飲料企業也都在推出養生水產品入場淘金。
CIC灼識咨詢董事總經理張辰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式養生水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2024年市場規模達30億元以上,預計2029年將接近百億,飲料企業也看好這一增長機會。但中式養生水賽道也已進入“高速增長 激烈競爭”階段。
朱丹蓬看來,以往飲料大單品熱度會持續多年,但當下飲料行業熱點轉換極快,養生水熱還能持續多久仍待觀望。這一變化也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健康化和喜新厭舊的消費新需求,這對于飲料企業而言也是新的挑戰。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