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機器,一個人去輸液也不用怕!”5月17日,在重慶郵電大學舉行的第十七屆“合泰”杯重慶市大學生單片機應用設計競賽現場,西南大學參賽團隊成員隆巖松介紹道。
設計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于隆巖松假期時的經歷,當時爸爸和奶奶都在醫院輸液,隆巖松和媽媽一直在醫院照顧,有事也無法離開。“我當時就想是否能有一個智能輸液機器來代替我們監控輸液。”

于是,隆巖松帶著這個想法回到了學校,并且和團隊小伙伴們一起,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上游新聞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西南大學參賽團隊帶來的作品從外觀上看是一個金屬的長方形盒子,可以固定在輸液架上。

隆巖松介紹,他們帶來的這臺智能輸液機器,可以監測輸液瓶內液體剩余量,當液體低于設置的限度時,便可以觸發提醒,并且自動關停輸液管。同時,這臺機器還可以監測輸液管內是否有氣泡,并作出提醒。
“考慮到冬天輸液特別冷,我們還設計了輸液管加熱功能,僅需簡單的操作,就可以讓液體在輸液管中加熱后再輸入人體。”隆巖松介紹道。
活動現場,還有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意設計。上游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不少同學們的參賽作品設計靈感都來源于生活。不但創新性強,也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的參賽團隊帶來的參賽作品是一輛“智能購物車”。“這臺購物車可以自動跟隨購物者,里面內置了語音助手,可以幫助你尋找想要的貨品、咨詢商品價格等。”團隊學生賀怡忻介紹,購物者購買商品時,只需要輕輕觸碰購物車上的裝置再放入購物車,便可實現實時計價,購買完成后在購物車上便可完成支付。

賀怡忻介紹,這臺購物車設計靈感來源于服裝店里的自助結賬的柜臺,只需要把衣物放上去便可以通過感應實現計價,她和團隊研究后認為,這樣的功能也可以應用在購物車上,不但可以大大方便市民日常購物,還可以為超市、商場節約人力。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大二學生趙哲的家鄉在四川資陽農村,小時候看到姑姑曬谷子辛苦,他便從而萌生了造一個“曬谷子機器人”的想法,他和團隊研發的智能曬谷小車,擁有自動翻曬、智能避障、動態驅鳥、天氣監測、遠程控制及光伏供電等功能,可以解決傳統晾曬工藝中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及天氣、鳥類干擾等問題。

山林智能滅火車
重慶郵電大學一團隊則帶來了一套打擊黑飛無人機的系統。將便攜式電磁攔截槍、固定式電磁攔截炮和無人機承載電磁攔截平臺,三個裝置組成了可快速部署、便攜多場景適用、維護簡單的黑飛無人機攔截系統。
上游新聞記者 宋劍
編輯:楊虹責編:廖異,石亨 審核:阮鵬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