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完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時候,唯獨要去洗碗的人會很不開心。或許有些家庭也考慮過購買洗碗機,只是一說起洗碗機,多數人還是會擔心它費水、洗不干凈。
但其實,現在的洗碗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不僅能把碗洗干凈,還比手動洗碗更節約水。那么,洗碗機到底有必要嗎?如果要選購,要關注哪些參數?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介紹。
技術已經更新 現在的洗碗機洗得很干凈
洗碗機能否洗干凈,跟很多因素有關,包括噴頭水壓、旋轉臂、餐具擺放、洗滌劑、水軟硬度等,過去洗碗機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在現代洗碗機上已經被更新了。
1、噴淋和餐具擺放
早期的洗碗機的噴淋系統,可能覆蓋得不那么全面。在旋轉噴淋時提供的水壓也可能也不夠,這些會讓清洗的效果不夠好。
另外,在清洗的時候,餐具擺放也需配合噴頭進行設計,否則會影響清洗效果。老式的洗碗機在整體設計上可能不如現代洗碗機,所以確實可能出現一些清潔“死角”。
但現在洗碗機在這兩個方面已經做了非常大的優化,在噴頭旋轉方式上也是“玩出了各種花樣”,噴水水壓也能達到 3 萬到 4 萬帕斯卡(Pa)。有些甚至還會有專門的蒸汽清潔步驟,這些都是為了確保噴淋的水流能夠清洗到每一個餐具,確保洗滌效果。
2、洗滌劑
洗碗機需要配合專門的清洗劑使用,不能直接用日常洗碗的洗潔精。而且清洗劑的清潔效果也會受到水硬度的影響,如果水質過硬(水中鈣鎂含量高),會影響洗滌劑的效果,這時需要另外加軟水劑才能起到理想效果。
過去有些家庭在使用洗碗機的時候可能沒有注意這一點,也會導致洗碗機的清洗效果不太理想。現在很多洗滌劑會直接把軟水鹽、清洗劑混合在一起,確保更好的清洗效果。
3、污漬傳感器
早期洗碗機可能只是執行既定程序(比如噴頭沖洗 30 分鐘、換水,再沖洗 30 分鐘),但這樣并不能確保污漬已經被清除掉了,也有可能在洗干凈之后過度清洗。上世紀 90 年代末到 21 世紀初,帶有污漬傳感器的洗碗機就開始出現,后來慢慢普及。
污漬傳感器主要是濁度傳感器,它們可以監測沖洗之后的水中污漬濃度是否有增加,如果繼續增加,就相應地增加沖洗時間,確保污漬被清除干凈。而且傳感器的靈敏度提升、成本降低以及背后的智能算法的更新迭代,也都在讓洗碗機能夠洗得更加干凈。
洗碗機洗碗很費水?并不是
洗碗機洗碗的時候并不是像洗衣機那樣注滿水然后搖晃,它們每次只是注入少量的水,然后循環利用這些水進行噴淋(在不同的清洗階段會換水,以確保清潔效果),所以洗碗機在用水量上甚至比手動洗碗更少。
“能源之星”(一個美國能源部和美國環保署推出的節能環保計劃)曾經進行過對比,發現經過能源之星認證的洗碗機在耗水耗電量上比手動洗碗更少。
十年尺度上的水電消耗(左邊是洗碗機,右邊為手洗),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洗碗機清洗時候會把水加熱,有些水溫會高達 75 甚至 80 攝氏度,利用這樣的高溫,洗碗機能用更少的水實現更好的清潔效果,而在這樣的高溫下是沒辦法手動洗的。
洗碗機還能消毒滅菌
大部分洗碗機還有消毒滅菌功能,而且只要標注“消毒”“滅菌”字樣,是有相應標準約束的。
比如不少洗碗機性能標準里執行的包括《家用和類似用途洗碗機的抗菌、除菌功能技術要求及實驗方法》(QB/T 5133-2023),這個標準里,對于“除菌”“除病毒”“抗菌”等字樣,是有具體要求的,沒有達到要求不能隨意標注。
對于“除菌”“除病毒”性能的具體要求,參考文獻 3另外也有很多第三方機構會提供除菌、除病毒效果的認證,只要有相應的認證,除菌效果也是有保證的。
有些家庭在使用洗碗布、抹布的時候,可能會“一布多用”,洗碗、清潔臺面、擦菜板等都用一塊抹布。這種習慣可能會造成細菌交叉污染。用洗碗機完成洗碗和干燥的過程,確實可以避免這種污染情況。
如何選到稱心如意的洗碗機?看這 4 個指標
前面提到,影響洗碗機清潔效果的因素很多,噴淋方式、水壓、水溫等。如果去挑選洗碗機,會發現光是洗碗機的噴淋方式就五花八門,普通消費者很難判斷到底哪種更好。下面我們整理了幾個方向,供大家參考。
各種噴淋方式,圖片截取自網店頁面
1、水效標識
首先直接看洗碗機上的“水效標識”。根據《洗碗機水效標準實施規則》(CWL 03—2020),水效標識是強制要求添加的,洗碗機在出廠前或入境前都要加上,所以用它為參考依據更容易作比較。
而且水效標識是一個綜合性的標識,不僅僅能展示洗碗機的耗水量,也會把耗電量、干燥指數、清潔指數都標注出來。
水效標識式樣(右邊為被評為水效領跑者的標識),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其中的“清潔指數(Pc)”可以理解成該洗碗機與標準洗碗機的清潔效果對比(標準洗碗機清洗的碗筷類型、流程都有具體的要求,基本覆蓋了常見的餐具以及常見的污染物類型)。
6套及以上污染物類型,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按照標準要求,清潔指數不能低于 1.12。在選購時,同等價位的洗碗機,可以選清潔指數高的。在優先保證清潔指數的情況下,水效指數和能效指數越低越好,干燥指數越高越好。
水效標識中對于清潔指數的要求,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2、套數
洗碗機洗碗的容量是用“套數”來衡量的,因為不同家庭使用餐具的習慣不一樣,所以套數并不直接對應家里的人口數。水效標識上的套數要求,參照的是 GB 38383-2019 里的附錄 B(具體要求可見下圖)。1 套餐具大致包括:2 個碗 2 個杯子 2 個盤子(一深一淺) 1 個佐料碟 1 雙筷子 1 把湯勺,6 套及以上的至少再包括 1 個大湯碗和 1 個魚盤。
每套餐具對應的個人、公共餐具數量,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套數可以按照家里的餐具使用情況選擇,需要注意的是,6 套以下的公共餐具里不包括大湯碗和蒸魚盤這樣比較大的餐具,所以即便家里吃飯人數不多,但是有湯碗或者是洗鍋的需求,需要購買 6 套以上容量的。
3、洗碗機除菌星級標準(或者其他認證報告)
很多洗碗機在宣傳頁上會說自己的除菌效果超過 99.99%,對此需要留意是否有相應的檢測報告。
如果有,在宣傳頁面上一般會展示出,或者用小字標明具體的檢測報告編號。如果商家不能提供任何證明材料,那么不建議選購這樣的產品。
最好選擇有證書和相應檢測報告的產品,圖片截取自網店商品信息中國家電研究院也有消殺星級評級,不同星級對細菌、病毒的消殺效果也有具體要求,按照效果從 1 星到 5 星逐級提升。也有機構按照自己標準能給出 6 星,甚至 7 星的消殺評級報告。
中國家電研究院的認證標志,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
對此,只要有正規機構的檢測報告,消殺效果在 4 星、5 星就非常夠用了,更高的消殺效果就看個人需要了。
4、臨時存放功能
除了前面幾個參數,臨時存放功能也比較實用。有些洗碗機能夠提供 72 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臨時存放功能,確保在存放時間內餐具不會滋生細菌。有了這樣的功能,就不需要每次洗完碗后還惦記著拿出來了,洗碗機可以充當臨時櫥柜,也能讓雙手解放得更徹底一些。
寫在最后:
現在的洗碗機在清潔效果、除菌、烘干等方面已經非常出色了,對于清洗效果也有了明確的規范,而且它們洗碗時甚至比手動洗節水節電。
但無可否認的是,洗碗機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大部分洗碗機在清洗之前,需要手動把大塊的殘渣去掉,防止堵塞,加快清潔效果。如果家里裝修的時候沒有預留專門的區域,后期裝起來確實比較麻煩。再加上洗碗機的價格不算便宜,性能參數好一些的基本都要 2000 以上,如果家里人數不多,又不經常做飯,確實沒太有必要。
總之,洗碗機的核心是花錢節省時間。所以,洗碗機并不算是“智商稅”,對于珍視時間、追求生活品質的家庭來說,它是一項解放雙手、提升幸福感的選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