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省檢察院近日舉行的“‘典’亮生活 守護美好”民法典頒布五周年檢察開放日之檢察官講述辦案故事活動中,來自遵義市紅花崗區檢察院、紫云自治縣檢察院、金沙縣檢察院的3名檢察辦案人員分別結合自身辦案經歷,用飽滿的感情、鮮活的語言、真實的細節,講述了她們在辦案過程中如何踐行法治精神、傳遞司法溫度、展現檢察擔當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新時代檢察人員忠誠履職、司法為民的良好形象。
【講述人】紫云自治縣檢察院檢察官黃萍
【關鍵詞】婦女權益保障;支持起訴;反家庭暴力;融合履職
這是一個不幸遭受家暴的婦女用五張報警記錄叩開法律之門的真實故事,它像一面多棱鏡,折射出家庭暴力背后的制度困境,也照見了檢察官如何用法律“利劍”守護萬家燈火和公平正義。

案件初現:絕望中的微光
2024年1月10日,一個陰冷的下午,紫云自治縣檢察院走進來一位面色蒼白的婦女,臉上還有淤青。她,叫王某某,剛因法院不予受理她的離婚訴訟而絕望地找到了檢察官。
“檢察官,他們說我得再等四個月才能離婚。”她哽咽著說道,“可我怕活不到那天了……”隨著她的講述,我們走進了她的故事。原來,王某某與陳某某結婚9年,育有兩子。婚后,陳某某酗酒成性,動輒對她拳腳相向,臉上紅腫、手腳淤青成了她的日常,最嚴重時耳朵被打穿孔,血流不止。除身體傷害外,陳某某還多次恐嚇她及其親人,揚言要殺了她。期間,王某某多次報警,卻為了孩子一次次妥協。
2023年11月6日,王某某鼓起勇氣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但在法院調解下又再次妥協,換來的卻是陳某某的不知悔改和變本加厲。無奈之下她再次起訴,卻因兩次離婚訴訟間隔不滿六個月被拒。
“從王某某的陳述中,我們能感受到深深的絕望,這是一位深陷泥沼、無力逃脫的女性。”黃萍說,作為辦案人員,她見過很多家暴受害者,但王某某的遭遇像一根刺扎進心里——六個月訴限制度本為避免草率離婚,卻成了阻礙權益保障的“柵欄”。黃萍和同事們當即啟動支持起訴程序,深知當法律程序成為家暴維權障礙,檢察官必須成為破局之“鑰”。
案件受理的第二天,黃萍就幫王某某申請到了人身安全保護令,為她的安全筑起了第一道防護屏障。

抽絲剝繭:讓沉默的證據說話
翻開調取的案件材料:2023年11月6日、14日、26日,2024年1月9日、10日……短短65天,5次報警,5次以家庭瑣事調解處置,5次希望歸零,這些日期像一串血色密碼,記錄著王某某被家暴的頻率。更讓人心驚的是,多次的家暴報警,派出所竟沒有一次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
“為什么不出具告誡書?”帶著疑問,黃萍詢問了派出所民警。對方坦言:“夫妻矛盾溝通后便和解,出警時暴力已結束,難以判定家暴情形,且相關制度認定模糊,實際操作難以把握。”這讓黃萍感到驚愕——制度的消極執行,正在讓受害者持續受到傷害。

破局時刻:讓“新情況”成為法律盾牌
手握5次報警記錄,黃萍反復研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27條,“新情況、新理由”應當如何認定?王某某在調解和好后又遭遇5次家暴并報警,這不就是她這兩個月內遇到的“新情況”嗎?
2024年1月12日,紫云自治縣檢察院向法院發出支持起訴書。就六個月訴限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規定,婦女權益與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雙方調解和好后,受害者又多次遭受家暴應當認定為法律所指的“新情況”。最終,法院采納觀點,受理此案。那一刻,那些曾在卷宗里靜默的法律條文,化作了堅實盾牌,為王某某筑起了安全的保護屏障。
溫情調解:在破碎中重建希望
2024年2月,紫云自治縣法院組織調解并邀縣檢察院參與。面對五次報警記錄,陳某某承認暴力行為,雙方達成離婚調解協議。
拿到調解書的那一刻,王某某泣不成聲,連聲道謝。她的淚水讓黃萍想起入職時的誓言——檢察官不僅是法律的執行者,更是人性的守護者。
治本之策:從個案到制度的延伸
案件辦結后,黃萍陷入了更深地思考,如果派出所及時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王某某是否能少經歷幾次絕望?檢察官還能不能做得更多?于是,按照省檢察院檢察長王永金“三個不止于”要求,紫云自治縣檢察院積極將線索移交公益訴訟,發揮檢察融合履職優勢,向縣公安局制發了檢察建議,督促該局依法落實家暴告誡制度,建立《家暴人員檔案》,并聯合法院、婦聯、教育、工會等部門,常態化開展家庭美德和反家暴教育,設立舉報熱線,及時處理家暴問題線索。
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縣公安局制定印發了通知,條款式列明應當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的情形,這不僅促進了公安機關積極履職,還解決了基層公安干警對家暴情形難以把握的難題。
近日,黃萍前往王某某新開的小吃店,見到她笑容明媚,開啟了新生活。這看似只是一樁“小案”,卻徹底改變了王某某的人生,也讓黃萍更深刻地明白:法律不是束之高閣的典籍,而是活在接警回執的編號里、醫院病歷的折痕里、鄰居欲言又止的目光里。作為檢察官,既要會解讀法條,更要能讀懂那些顫抖的指尖、躲閃的眼神和深夜的哽咽。當五次報警記錄背后的暴力傷害被一紙裁判文書徹底終結,當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就是檢察官支持起訴職能的意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田洋
一審 方勇
二審 田洋
三審 歐陽海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