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21日消息,時不時就能看到一些人怕5G輻射高,要求拆除基站的荒唐行為,你認同這樣的做法嗎?
最近,德國康斯特大學的科學家開展了一項密閉實驗,將人類皮膚細胞暴露在比推薦暴露限值強10倍的電磁波環境下,持續轟擊長達48小時。
實驗結果顯示,未出現任何異常情況。這是迄今為止最嚴格的實驗,科學家稱,即便是在最極端的暴露條件下,皮膚細胞的基因表達以及甲基化模式也均未發生明顯改變。
科學家表示,他們對實驗條件和分析過程極為重視,就是期望能借助此次實驗終結圍繞5G網絡信號對人體產生輻射傷害這一誤解的爭議。尤其是在當下5G-A逐步推廣以及未來6G即將實施的背景下,該研究的意義更加重要。
行業專家也是表示,一般來說,設備發射功率越強,輻射越大,基站距離自己住地越遠,發射功率越強,手機在不斷找信號的過程中,輻射也越大。而基站密集,通信距離變短,相應的發射功率也變小,所以,5G建設的基站增多,反而會使輻射減小。
“這就好比兩個人隔著100米說話,得用力大聲呼喊;如果中間多幾個人傳話,用較輕力量發聲就足以聽清。另外,從覆蓋范圍上來看,基站覆蓋范圍越小,電磁輻射通常越弱。5G時代的微型基站覆蓋范圍比4G小,輻射也減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