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將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提升河湖生態系統健康水平。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七部門印發的《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稱《行動方案》)21日公布,敲定美麗河湖建設三個階段目標,到2027年,美麗河湖建成率達到40%左右;到2030年,美麗河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美麗河湖基本建成。
美麗河湖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從國際比較看,我國水環境理化指標已與中等發達國家相當。但同時,水生態環境保護還有一些短板,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
專家介紹,一些地方仍存在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現象。面源污染成為制約我國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主要矛盾之一。一些地方還存在較為嚴重的水生態失衡問題。太湖、巢湖、滇池等重點湖泊雖經多年治理,藍藻水華問題仍然存在。水資源不合理利用和浪費現象突出。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美麗河湖是指符合“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愿景,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流域要素系統保護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實現“人水和諧”的河湖。
美麗河湖應具備三方面條件:在水資源方面,具有穩定的補給水源(含再生水),水體流動性較好,河湖生態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穩定實現“有河有水”;在水生態方面,河湖水域及其緩沖帶生態環境功能得到維持或恢復,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有代表性的土著物種得到重現,穩定實現“有魚有草”;在水環境方面,流域內各類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河湖水質實現根本好轉或水質穩定達到優良,公眾的景觀、休閑等親水需求得到較好滿足,人民群眾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穩定實現“人水和諧”。
據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介紹,近年來,各地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生態環境部每年組織開展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截至目前,已評選出三批94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美麗河湖應當是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圖為長三角某城市河湖景觀。攝影/章軻
以北京清河為例,由于人口快速增長,配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導致生活污水大量直排,清河一度成為黑臭河道。清河先后經歷了長達30余年的整治,“源頭治污”收到成效。2017年以來,清河國控斷面水質已連續八年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正建設成為集生態、經濟、文化等多元功能于一體的友好城市濱水空間。
太浦河是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用于防洪、排澇和航運。20世紀90年代起,由于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給太浦河帶來一定風險隱患。受上下游地區行政管轄權不一致,水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力度亟待進一步提升。滬蘇浙兩省一市跨域共保聯治,關停取締小作坊、非法船舶碼頭、化工倉儲企業,整治企業1.5萬余家。整治后,太浦河生態環境各項指標持續改善。飲用水水源地供水能力達到431萬立方米/天,服務受益人口約820萬。
《行動方案》提出,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重點,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在重點領域治理方面,《行動方案》提出,開展河湖沿岸排污口排查溯源,按照“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要求,實施分類整治。聚焦工業園區污水收集和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運行、化工園區初期雨水收集處理等方面問題,開展排查整治。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建設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實施一批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項目。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強化港口碼頭、船舶及河湖沿岸污水和垃圾收集轉運處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
同時,制定河湖生態流量管理辦法,積極推進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管理全覆蓋。嚴格落實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相關審批文件規定的生態流量管控要求。完善河湖生態流量監測站網,利用遙感影像、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地面監測數據,開展河湖生態流量監測評價。組織開展河湖水生態調查。實施湖庫富營養化綜合治理。強化生境修復和監管。探索創新美麗河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行動方案》提出,中央財政積極支持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引導和鼓勵地方財政及社會資本加大投入,不斷強化資金保障。倡導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等模式,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
業內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行動方案》的實施將推動多個行業領域的發展,主要受益行業包括:環保技術與水處理、生態修復與園林綠化、新能源與綠色船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生態農業、水利工程與防洪排澇、生態旅游與濱水休閑、環境監測與智慧環保、生態補償與綠色金融等。促進環保、水利、新能源、農業、旅游等多個行業的協同發展,推動綠色經濟轉型。企業可關注各地政策落地情況,準確及時把握市場機遇。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