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旦管院近日舉行的首屆“復旦大學MBA項目光合生態日”活動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孔愛國表示,在中國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和發展的要求,企業家承擔著生產與創造財富的使命,也有不輸別人的能力,但不應該去抄襲。
在《看見洪流:在不確定中找到確定性》的主題演講中,孔愛國認為,當下在全球經濟當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而在時代的洪流中,應該建立起“時代結構認知”,尋找確定性的東西,這其中包括對于企業家精神的建立。
孔愛國提到,當下的經濟結構中,投資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下已經進入到消費主導的時代。消費是豐富的、靈活的,這意味著從今往后的企業家需要有知識,需要有冒險精神,需要有戰略定力,需要有韌性,這決定企業未來在市場上能不能成功。“中國經濟轉型的含義,是由政府主導的時代過渡到由企業家決策,未來是企業家的時代。”孔愛國說道。
完美的金融市場、合理的稅收、統一的市場和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孔愛國認為企業家時代到來的四個前提條件。“這四個條件如果不能達到,企業家時代到來得就會很慢。”孔愛國同時建議,企業家應該提出自己的政策訴求,讓決策者了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對于好的政策的訴求,這有利于決策者有針對性提供好政策的供給。
他同時提到,新能源汽車企業仍然存在盈利難的問題,在新能源產業里面應該是采用減稅政策,而不是只給消費者補貼。在消費者和汽車企業存在信息不對稱時,就會產生抄襲。信息不對稱,補貼消費者,對好公司不公平。
孔愛國還強調,在上述四條中,資本市場變好則隨時隨地有可能出現。當下企業家唯一要做的,是把公司做好,不要偷工減料,不要坑蒙拐騙。“在面臨企業家的使命時,要做的是卓越有自己特色的產品,不希望大家再去抄襲。”孔愛國說。
孔愛國本次的公開課,是復旦大學MBA項目在今年正式發布的全新培養計劃——“光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旨在通過完善的培養體系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致力于培養AI時代的“未來領袖”。
本次復旦MBA光合生態公開課以“時代與未來”為主題,通過多元化的視角和深度對話,探討商科教育如何賦能個人成長、推動社會進步。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