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近日,煙臺毓璜頂醫院麻醉科團隊聯合心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心臟黏液瘤患者實施煙臺首例“超快通道麻醉”支持下的心臟手術,患者在手術結束縫皮時便恢復自主呼吸,評估生命體征平穩后拔除氣管導管。此項技術的成功實施,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精準麻醉理念,促進了患者的快速康復,標志著毓璜頂醫院心臟外科醫療技術邁上新臺階。
精準麻醉方案護航復雜手術
56歲的付先生被診斷心臟黏液瘤,在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接受心臟黏液瘤切除手術。術前,醫院麻醉科與心外一科鄭磊主任團隊充分考慮付先生身體狀況,制定了“超快通道麻醉”下的手術方案。
術中,麻醉科主任馬加海、副主任李志與辛成健醫生協同實施精準麻醉控制,采用短效靶控麻醉藥物和腦電雙頻指數監測精確調節麻醉深度、保護性肺通氣策略減輕呼吸損傷,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釋、自體血液分離回收技術減少異體血輸注,同時全程用經食道心臟超聲、腦氧飽和度、心排量等先進技術監測患者心腦等重要器官功能,為患者保駕護航。手術縫皮時,付先生即恢復自主呼吸且循環穩定,順利拔除氣管導管,轉入心外監護室觀察。同日,另一例78歲心臟黏液瘤切除的患者也按此麻醉方案平穩蘇醒,拔管后送至心外ICU觀察。目前兩位患者均順利康復中。
技術突破:從“慢速列車”到“復蘇高鐵”
據馬加海介紹,“超快通道心臟麻醉”是心臟麻醉領域的重要突破。通過優化麻醉策略實現術畢蘇醒、加速康復,提高患者預后。2022年,煙臺毓璜頂醫院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心臟加速康復外科(ERAS),“超快通道心臟麻醉”是加強版的心臟外科ERAS,其成功實施表明心臟麻醉從傳統深鎮靜、延遲拔管向精準化、快速康復轉變。
“傳統心臟麻醉如同慢速列車,患者需長時間呼吸機及藥物支持;而超快通道讓患者搭上‘復蘇高鐵’,顯著加速康復進程。”馬加海形象地闡釋此技術價值。
攻堅克難:多學科協同破譯復雜方程式
心臟手術是外科領域最具挑戰性的手術之一,涉及高精度解剖、體外循環管理、精細縫合等技術,任何微小失誤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傳統麻醉模式難以實現早期拔管?!俺焱ǖ佬呐K麻醉”的技術應用,通過個體化精準麻醉控制及多團隊的協同合作,加速患者蘇醒,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整體醫療質量。
李志強調:“這項技術是對醫療團隊專業能力和協作效率的全面考驗。唯有外科精細操作、麻醉精準調控、護理快速響應形成合力,才能實現術中安全與術后速效的統一?!?/p>
目前,在國內僅有阜外醫院等幾家醫院心臟中心開展該項技術。該技術的成功應用,標志著煙臺毓璜頂醫院構建起成熟的心臟手術快速康復體系。未來,隨著超快通道麻醉逐步應用于冠狀動脈搭橋、瓣膜置換等復雜手術,更多患者將享受到“術中無感、術后早醒、康復提速”的優質診療服務,該技術的開展為煙臺心臟麻醉水平提升注入新動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