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循謝跡,欲覓昔年痕?!睖刂萦兰危@片孕育了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靈秀之地,再次因詩韻而閃耀。2025年7月2日上午,知名詩人李建初先生的第三部個人詩集《晚崧新錄》首發(fā)式暨交流座談會在永嘉上塘裕景大酒店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永嘉縣警察協(xié)會、永嘉山水詩研究會承辦,吸引了眾多詩詞愛好者、書畫家和文化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品味詩詞之美,感受永嘉山水與人文交融的獨特魅力。
群賢畢至,共襄詩韻盛會
首發(fā)式現(xiàn)場,嘉賓云集,氣氛熱烈。原中紀委杭州培訓中心副主任、永嘉山水詩研究會高級顧問李文照,原溫州市政府副市長陳宏峰,原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李世斌,原永嘉縣人大主任、永嘉山水詩研究會高級顧問汪大清,原永嘉縣人大主任董慶華,溫州大學校友詩會會長徐順聰,永嘉縣山水詩研究會高級顧問白楠生,溫州市詩詞楹聯(lián)學會會長謝修亥,溫州大學客座教授李碧葉,永嘉縣人大副主任潘劍永,永嘉縣政協(xié)副主席楊志華等嘉賓出席,他們對李建初先生為弘揚中華詩詞文化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會議由永嘉縣社科聯(lián)主席葉衛(wèi)周主持。
據(jù)悉,著名書法家張如元,何元龍為詩集題寫書名,原溫州、寧波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浙江省政法委副書記巫波倫,原永嘉縣委書記、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兼溫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副書記、常務副主任王運正,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溫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林曉林,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溫州市詩詞和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陳出新等多位老領導、著名書畫家為《晚崧新錄》執(zhí)筆書寫李建初的詩詞,以書法之美詮釋詩詞之韻,著名詩人陳文林為詩集作序,他在序中盛贊李建初先生的詩心詩意與創(chuàng)作成就,稱其“年逾七旬,憑不懈努力,使詩心詩意益為勃發(fā),詩筆更為成熟”。大家紛紛表示,李建初先生的詩集不僅是個人創(chuàng)作成果的展現(xiàn),更是永嘉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成果,為傳承和弘揚當?shù)氐纳剿娢幕l(fā)揮了積極作用。
詩韻流淌,勾勒生活萬象
《晚崧新錄》共分為律詩、絕句、詞牌、詩評、研究文章五大篇章,收錄了李建初先生近二年來創(chuàng)作的/四百五十余首詩詞。這些詩詞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猶如一幅絢麗的畫卷,勾勒出生活的萬象與永嘉的山水人文之美。
在律詩部分,既有對日常田園生活的描繪,展現(xiàn)出寧靜祥和的氛圍;也有對時事的關注,體現(xiàn)了詩人的家國情懷?!扒昱f事昔猶今,巖下行田跡可尋。白石溪山皆在意,黎民寒暖總關心?!币皇住哆^白石行田舊址有懷》,懷古抒情,盡顯詩人對民生的關切,同時也表達了對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追懷之情。
絕句部分則更加靈動活潑,“瑞雪紛飛三月天,相看猶且覺新鮮。只聞稱頌風光好,賞者原來不種田?!币皇住讹w雪》1,以小見大,從三月飛雪的景象中道出了農夫的艱辛,流露著濃濃的憫農情懷。還有“詠春”“七夕”“思鄉(xiāng)”等諸多篇章,或寫景,或抒情,短短幾句,卻意境深遠,讓人回味無窮。
詞牌部分,李建初先生巧用各種詞牌,抒發(fā)情感?!肮鸬钋铩み^黃檀峒”“瀟湘神·冬景”“如夢令·小滿”等,每一首詞都貼合詞牌的格律與意境,將永嘉的山水風光、四季變化融入其中,如“鷓鴣天·暮年學稼”中描繪的田園生活場景,讓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滿生機的田野之中,感受著歲月的寧靜與美好。
詩評研究,探尋詩詞真諦
除了精彩的詩詞作品,《晚崧新錄》中的詩評部分和研究文章也頗具亮點。詩評部分收錄了開心無忌,李盛仙、大風如刀等多位詩詞愛好者對李建初先生詩詞的評論,他們從詩詞的格律、意境、情感等多個角度進行剖析,為讀者更好地理解詩詞提供了幫助,也展現(xiàn)了詩詞創(chuàng)作與評論之間的良好互動。
研究文章則圍繞永嘉山水詩文化展開,《開展研究活動,推動文旅融合》《芻議如何發(fā)揮研究會對打造甌江山水詩路的積極作用》等文章,深入探討了山水詩研究與當?shù)匚穆萌诤?、鄉(xiāng)村振興的關系,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觀點和建議。李建初先生作為永嘉山水詩研究會的負責人,多年來致力于山水詩的研究與推廣,這些研究文章是他多年實踐與思考的結晶,對于傳承和發(fā)展永嘉山水詩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傳承文脈,續(xù)寫山水詩章
溫州是謝靈運山水詩的發(fā)源地,永嘉更是有著深厚的山水詩文化底蘊。李建初先生生于斯,長于斯,楠溪江的清泉浸潤了他的詩情,括蒼山的深峻孕育了他的詩骨。他在執(zhí)掌永嘉山水詩研究會的六年里,積極開展各種活動,以自身的創(chuàng)作能力引領眾人打造山水詩的新高地、新境界。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崩罱ǔ跸壬詫嶋H行動踐行著對詩詞的熱愛與傳承的責任。從《初心集》到《陶然閣集》,再到如今的《晚崧新錄》,一步一個腳印,他用詩詞記錄著生活的點滴,傳承著永嘉的山水詩脈。正如陳文林先生在序中所說:“愿向晚之嵩,風光旖旎,挺立云霄,為霞滿天!”這不僅是對李建初先生的美好期許,也是對永嘉山水詩文化未來發(fā)展的美好愿景。
結語:詩韻悠悠,歲月留香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崩罱ǔ跸壬摹锻磲滦落洝?,是他心靈的寫照,是對永嘉山水與生活的深情贊歌。此次首發(fā)式暨交流座談會,不僅是一場詩詞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承與交流。
在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上,永嘉的山水詩文化猶如一棵參天大樹,歷經千年,依然枝繁葉茂。李建初先生等眾多詩詞愛好者們,如同辛勤的園丁,用汗水和心血澆灌著這棵大樹,讓其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永嘉的山水詩文化將繼續(xù)傳承下去,如那悠悠楠溪江水,流淌不息,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詩意與美好,讓歲月也因這一抹詩韻而留香。
正如謝靈運筆下的山水詩,千年之后依然能讓我們感受到自然之美與詩意之境,李建初先生的《晚崧新錄》也將在時光的長河中,留下屬于它的獨特印記,啟迪著后人,追尋那永不褪色的詩韻與遠方。(李望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