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搭配擋水條:這是最經濟實惠且簡單的干濕分離方式。在淋浴區邊緣安裝一條擋水條,高度一般在40mm-50mm左右,材質可選擇人造石或大理石,然后掛上浴簾。浴簾可選擇防水、速干、顏值高的款式,洗澡時拉上浴簾,能有效防止水汽和水濺到干區。
2、半玻璃隔斷:在淋浴區與洗手臺或馬桶之間設置半玻璃隔斷,在噴頭一側進行阻隔,不會把整個洗浴區完全隔離起來,既能阻擋水汽,又能讓視野保持通透,使衛生間看上去更有品質感。
3、整墻隔斷:將淋浴區完全用墻體隔開,形成獨立的空間,這種方式干濕分離效果好,但會使空間顯得相對狹小,適合對隱私性要求較高的用戶。可在墻上開設窗戶或使用玻璃磚,增加采光和通透感。
4、洗手臺外置:將洗手臺設置在衛生間門外,是小戶型節省空間且方便使用的好方法。特別是對于只有一個衛生間的小戶型家庭,能避免早晚洗漱時的擁擠,提高使用效率。若衛生間門口是走道空間,還可將洗衣機、洗手臺及收納設施一并安排在門外,集中布局,充分利用空間。
干濕分離的衛生間如何保持干燥
1、優化排水與擋水設計
淋浴區地面坡度要足夠(一般1%-2%),確保積水快速流向地漏,避免積水長時間滯留。擋水條與地面、墻面縫隙需用防霉玻璃膠密封,防止滲水到干區;玻璃隔斷底部與擋水條的銜接處也要做好密封,避免水汽從縫隙溢出。選擇深水封地漏(水封高度≥5cm),既能防臭,又能減少管道內潮氣反涌;可在淋浴區安裝“T型芯”或“U型芯”地漏,排水速度更快。
2、增強通風設備
安裝大功率排氣扇(風量建議≥8次/小時換氣),帶延時關閉功能,洗澡后繼續運行15-30分鐘,徹底排出潮氣。若衛生間有窗戶,保持日常開窗通風(尤其洗澡后),搭配排氣扇形成空氣對流,加速干燥。小空間可加裝除濕機或“浴室專用暖風機”,潮濕季節定期運行,降低空氣濕度。
3、即時擦干表面水分
洗澡后用刮水器快速清理淋浴區地面、玻璃隔斷上的水珠,減少水汽蒸發到空氣中。干區(馬桶、洗手臺)的水漬要及時用干布擦拭,尤其洗手臺臺面、鏡子和水龍頭,避免長期潮濕滋生水垢和霉菌。浴簾、防滑墊等易積水物品,洗澡后需拉開浴簾通風,將防滑墊翻面晾干。
4、定期深度清潔
每周用除霉噴霧清潔玻璃膠縫隙、墻角、地漏周圍,防止霉菌滋生(潮濕區域的玻璃膠建議1-2年更換一次)。洗手臺下方柜子、浴室柜內部可放置除濕盒或防潮劑,避免洗漱用品受潮;浴室柜選擇帶透氣孔的款式,減少內部冷凝水堆積。淋浴區的瓷磚墻面、地面可定期用中性清潔劑擦拭,去除水垢和皂漬,保持表面光滑不積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