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深市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強化指數表征作用,提升指數可投資性,更好滿足資金配置需求,深交所及其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發布公告,修訂創業板綜合指數(下稱“創業板綜指”,代碼399102)編制方案,并將于2025年7月25日正式實施。
鵬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林嵩表示,創業板綜指權重主要集中在電力設備、電子、醫療保健、計算機和機械設備五大板塊,合計約60%,結構相對均衡,與國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頂層戰略天然契合,為投資者捕捉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的投資機會提供了重要的配置工具。
“修訂后的指數有望以ESG評級作為杠桿,撬動創業板上市公司更多關注ESG績效、更加重視可持續表現,持續提升經營和信披質量,降低尾部風險的暴露。”林嵩說。
7家基金公司火速上報ETF
根據公告,本次修訂內容包括:一是引入風險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機制,剔除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ST或*ST)的樣本股。二是引入ESG負面剔除機制,剔除國證ESG評級在C級及以下的樣本股。修訂后,創業板綜指樣本股1316只,覆蓋95%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總市值覆蓋率98%,指數表征作用得到強化,樣本股質量和指數可投性進一步提升。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副總監兼基金經理萬瓊說,首先,增加了風險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機制,這一調整將增強指數的"尾部風險管控",即避免將存在重大風險的股票納入成分股,提高指數的穩定性。其次,引入ESG負面剔除機制,這將促進責任投資理念普及,推動資本向治理規范、可持續性強的公司傾斜。
萬瓊認為,作為優質底層資產,隨著本次創業板綜合指數的“升級”,指數穩定性和投資價值得到提升,有望吸引長期配置資金流入,為投資者提供更透明、更優質的創新賽道投資工具。
銀華基金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隨著市場環境變化,創業板綜指持續完善編制規則,通過引入風險股票剔除機制和ESG篩選標準,有效防范個股極端風險,優化成份股質量,強化了指數的市場表征功能。
同時,第一財經獲悉,在深交所公布優化創業板綜合指數編制優化方案后,7家基金公司火速上報創業板綜指相關ETF。其中,鵬華基金、銀華基金、博時基金等3家公司申報創業板綜ETF,建信基金、華寶基金、招商基金、東財基金等4家公司申報創業板綜增強ETF。
據華寶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王正介紹,創業板綜增強ETF以創業板綜合指數為跟蹤標的,在保持ETF交易便捷、費用低廉、透明度高等特點的同時,通過多因子模型等數量化管理手段力求獲取超越指數的收益。
王正說,在投資策略方面,華寶創業板綜增強ETF擬選取對股票超額收益具有較強解釋度的指標構建量化Alpha選股模型。在選股模型之外,通過風險模型控制組合和基準指數之間的行業偏離、個股偏離、風格偏離以及成份覆蓋度,進行組合內股票權重的優化配置。
“924行情”以來累計上漲55%
創業板綜指發布于2010年8月,選取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全部股票作為樣本股,反映創業板市場總體走勢。截至目前,創業板綜已運行近十五年,累計漲幅197%,年化收益7.6%。
作為牛市階段“上漲先鋒”,去年“924行情”以來,創業板綜指累計上漲55%,其中多次單日漲幅超4%;今年以來繼續保持良好態勢,累計上漲10%,領漲市場主要指數,展現出高收益高彈性特征。
截至2024年底,創業板綜指樣本股五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達13%、8%。據Wind盈利預測數據,2025年創業板綜營業收入、凈利潤將分別增長17%、64%,總體盈利及造血能力進一步增強,為指數良好表現持續賦能。
創業板指和創業板綜指是反映創業板的兩只重要指數,其中,創業板綜指是A股市場唯一覆蓋創業板全部上市公司的寬基指數。
招商基金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說,與僅精選100只龍頭的創業板指相比,創業板綜指具有三大獨特優勢:一是行業分布更均衡,前三大行業的權重集中度僅42.4%,顯著低于創業板指的53.6%,分散化特征有效降低了單一行業波動風險;二是成長梯隊更完整,既包含寧德時代、邁瑞醫療等千億龍頭,也覆蓋60%以上中小市值企業,形成“頭部穩健 尾部高彈性”的組合,更易捕捉黑馬企業的爆發機會;三是歷史表現相對領先,近十年年化收益率比創業板指高出約2%。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