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在王明光主任的帶領下,臨沂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學中心成功完成了本市首例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標志著該市神經外科在向智能化、精準化發展的過程中更進一步。

傳統神經外科手術中,醫生往往需要憑借豐富的經驗和肉眼判斷來進行操作,即使是最優秀的醫生,也難以避免手部細微抖動或視野局限帶來的影響。而手術機器人的引入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機器人是神經導航與立體定向及計算機的結合,通過自動機械臂對靶點的定位穿刺可以精確到一毫米內,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命安全。
作為大腦“拆彈”專家,王明光已在神經外科領域深耕25載,完成了超過5000臺手術。在他看來,“手術機器人就好比給了外科醫生一雙不會顫抖的、無比穩定的巧手,保障神經外科手術每一步都精準無誤”。
此次使用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是聯影集團自主研發的神經外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uNav-Brain 550”,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造”。這款機器人通過一體化設計,集成定位定向與器械導航功能,實現術前高效規劃、術中精細定位、術后精準評估,它將神經外科疾病的微創治療精度提升至新高度。

國產高端醫療裝備的崛起,讓老百姓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國際水平的醫療服務。過去需要到大城市才能進行的精準手術,現在在臨沂就能完成,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奔波勞頓。機器人輔助手術不僅精準度高,而且創傷小、恢復快。病人的切口只有5mm,術后第3天就能出院。這對于臨沂及周邊地區的百姓來說,意味著更容易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更快的術后恢復,以及更高的手術治療安全性。
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帕金森、特發性震顫、運動性障礙、長期昏迷病人促醒、難治性癲癇、腦深部微小腫瘤、丘腦腦干出血等患者,都將從機器人輔助手術中獲得巨大益處。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機器人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王明光表示:“在神經的‘鋼絲’上,我們將繼續邁出更穩健的步伐;在大腦的‘乾坤’中,我們將不斷扭轉生命的危局”。隨著國產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飛速發展,這樣的承諾正在成為每一天的現實。
(臨沂市人民醫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