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質與信譽
合法中介應具備營業執照和房地產中介服務資質證書,可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查詢違規記錄。優先選擇備案齊全、無違規記錄且成立時間較長的機構,大型品牌中介可靠性更高。?
2、專業能力
中介人員需熟悉本地市場動態,例如區域房價走勢、政策法規等。可通過提問專業問題(如某區域房價波動原因)判斷其回答的準確性和詳細程度,經驗豐富的中介更能應對復雜交易。?
3、服務質量
正規中介會主動匹配客戶需求,帶看時詳細介紹房屋產權、裝修及周邊環境,并全程跟進交易流程。注意觀察中介的響應速度和服務態度,優先選擇以客戶為中心的機構。?
4、收費標準
明確詢問收費項目和比例,避免隱性費用。通常中介費按成交價一定比例收取,可對比多家中介的報價,選擇性價比高的機構。
房屋置換需要注意些什么
1、明確自身置換需求與預算:提前確定“賣舊”的心理底價(參考同小區近期成交價,預留1-5%議價空間)和“買新”的核心需求,避免因需求模糊導致選房猶豫;同時核算置換總成本(含“賣舊”的中介費、個稅/增值稅,“買新”的契稅、中介費、裝修費等),預留至少5-10%的備用金(應對突發費用,如房屋維修、貸款手續費)。
2、把控“賣舊”與“買新”的節奏銜接:優先明確“先賣后買”還是“先買后賣”——若資金有限,建議“先賣后買”(避免同時背負兩套房貸,降低資金壓力),但需提前找好過渡住房(如短期租房),避免“賣舊”后無房可住;若擔心“賣舊”后買不到合適房源,可在“賣舊”合同中約定“交房延期條款”(如賣房后保留1-3個月居住權,給“買新”留足時間);無論哪種方式,都需在合同中明確付款、過戶、交房的時間節點,避免因節奏脫節導致違約(如“買新”需付款時“賣舊”款未到賬)。
3、嚴格核查房源與產權風險:“賣舊”時需配合中介如實披露房屋瑕疵(如漏水、墻體開裂等,避免因隱瞞問題導致后期糾紛),同時核查買方資質(如買方是否有購房資格、貸款審批能力,可要求買方提供征信報告或貸款預審結果);“買新”時重點核查房源產權(要求房東提供房產證、土地證,到不動產登記中心查檔確認無抵押、查封、戶口掛靠),確認房屋是否為“滿五唯一”(影響個稅)、土地性質是否為“出讓地”(避免后期補繳土地出讓金),同時實地核驗房屋質量(如做閉水試驗、查管道老化情況)。
4、清晰核算各項稅費與費用:提前明確“賣舊”與“買新”的稅費承擔方;確認中介費收費標準(“賣舊”和“買新”的傭金比例通常各為1-2%,避免中介收取“茶水費”“加急費”等隱性費用,所有費用需書面約定);此外,需核算“賣舊”尾款到賬時間與“買新”首付款支付時間的銜接,避免因資金缺口導致“買新”違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