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蘋果隆重推出了iPhone 17 系列,特別是推出了“史上最薄”iPhone——iPhone 17 Air,旨在與三星等競爭對手的類似產品競爭。
盡管由于缺乏人工智能方面的創新,該公司股價在新款iPhone發布后反而下降,但摩根大通仍然樂觀預計,新款iPhone 17系列的市場需求可能將好于去年的iPhone 16系列。
iPhone 17首周表現好于去年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從上市首周的表現來看,蘋果近期推出的iPhone 17系列的市場需求似乎比去年的16系列更為強勁,這主要是基于關鍵市場的交貨時間所做出的判斷。
摩根大通表示,在上市后首周,iPhone 17系列在美國、中國、德國和英國等市場的交貨周期均“略高于”16系列的水平。
其中,尤其是iPhone 17的基礎款及新推出的超薄Air款,與16系列的基礎款和Plus款相比,需求量要大得多。
摩根大通指出,雖然初期趨勢顯示,市場對Pro版iPhone 17的需求相較于基礎款稍弱,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Pro版的需求(即對蘋果更高端機型的偏好程度)會低于去年。不過,這種趨勢的持續發展可能會表明基礎款iPhone 17的需求增長幅度將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交貨周期明顯更長
iPhone的交貨周期指的是蘋果客戶從下單購買新iPhone到收到設備所需等待的時間長度,等待時間越長則表明市場需求越旺盛。
目前,在蘋果最主要的市場美國(蘋果在美國的iPhone出貨量約占總出貨量的三分之一),iPhone 17基礎款和Air型號的交貨周期分別為4天和7天。而Pro和Pro Max型號的交貨周期分別為4天和21天。
相比之下,iPhone 16和16 Plus機型去年在上市首周的交貨周期均為零天,即購買后立刻就能提貨。而16 Pro和Pro Max的交貨周期分別為6天和20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