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交通技師學院的校園里,2022級汽車鈑金與涂裝專業學生楊昌華的名字,早已與“拼搏”“卓越”“擔當”這些詞緊密相連。從貴州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到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爭奪賽金獎,從貴州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金牌到2024年度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一系列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他用180個日夜的堅守與汗水,在技能賽道上書寫的青春答卷。
“不試試,怎么知道自己的潛力?”老師的一句話,點燃了楊昌華挑戰技能大賽的斗志。初次聽聞賽事時的興奮與忐忑,最終化為他扎根實訓室的執著。備賽的日子里,實訓室成了他的“第二故鄉”:清晨,當同學仍在夢鄉,他已開始體能訓練;深夜,當校園歸于寂靜,他的身影仍在設備前忙碌,為一個操作細節、一組數據精度反復打磨。

楊昌華(左)
在練習門板雙色面漆噴涂時,為還原車漆最佳效果,掌握噴涂距離、速度與重疊度的精準平衡,他連續一周每天重復操作三十余次。噴槍手柄磨紅了手掌,胳膊酸痛到抬不起,卻從未動搖他的決心——他要讓每一個動作形成肌肉記憶,讓每一次噴涂都接近完美。團隊的相互鼓勵、老師的專業指導,成為他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在改進中突破自我的力量源泉。
站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賽場,面對各地強手,楊昌華雖手心冒汗,卻在觸摸到熟悉設備的瞬間迅速沉靜。日夜練習的操作步驟在腦海中流轉,模擬賽場的場景化為從容的動作。當金獎喜訊傳來,淚水奪眶而出的瞬間,所有的汗水與堅持都有了最珍貴的注解。
對楊昌華而言,獲獎不是終點,而是成長的新起點。技能上,他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深入,操作精度與熟練度躍上新臺階;心態上,曾經遇難題就焦慮的少年,學會了在壓力下冷靜思考;團隊協作中,他更懂得“凝聚智慧方能發揮最大能量”。這些成長,成為他應對人生挑戰的底氣。
他的成長從未局限于技能。“德為行之先”是他的信條:社區里,他陪伴孤寡老人嘮家常、打掃房間,用細心驅散孤獨;校園中,他主動參與公益宣講,用熱情助力建設。在班級里,他是“靠譜又溫暖”的伙伴——同學遇專業難題,他分享筆記與思路;有人因瑣事焦慮,他耐心傾聽開導,用點滴行動凝聚班級向心力。
“技能是立身之本,更是報國之基。”楊昌華始終以“鉆勁”與“韌勁”對待專業學習。課堂上,他專注聽講、不留疑問;課后,他主動拓展邊界,查文獻、看教學視頻,課余時間泡在實訓場地,直到熟練掌握每一個技術要點。一次實踐項目中,他為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反復查資料、請教老師,犧牲休息時間調整方案,最終總結出更便捷的方法,獲師生認可。
從技能賽場的佼佼者到“德技并修”的踐行者,楊昌華用行動證明:青年的成長,既要腳踏實地錘煉本領,也要心懷遠方堅定理想。如今,他正帶著對專業的熱愛與“技能報國”的信念,在逐夢路上繼續前行,也為更多同齡人照亮了“以品德為帆,以技能為槳,以夢想為舵”的成長之路。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軍
編輯/李冰
二審/金艾
三審/李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