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車周二宣布,鑒于需求放緩,海外主要市場的環保限制也有所松動,該公司將縮減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并將重點轉向混合動力汽車,還將推出一系列混合動力車型。
這家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放棄了之前設定的電動汽車銷量目標,即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30%。本田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市場很難預測,但目前我們預計到那時候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比能達到五分之一左右。”他補充說,電動汽車投資并沒有被放棄,只是被推遲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田已將截至2030財年的電動化及軟件領域投資計劃從原先的10萬億日元下調至7萬億日元(約合484億美元)。
由于消費者對混合動力汽車的需求增加,以及多國政府放寬了實現排放標準和電動汽車銷售目標的時間表,本田成為了最新一家減少電動汽車投資的制造商。
此外,本田計劃從2027年開始的4年內,在全球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動力車型,滿足此類汽車不斷增長的需求。目前,該公司在全球銷售了十幾款混合動力車型。
本田還將為大型汽車開發一套混合動力系統,計劃在本十年后半段推出。
這家汽車制造商的目標是到2030年銷售220萬至23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較去年的86.8萬輛實現跨越式增長。而電動汽車可能占全球總銷量的近20%,即70萬至75萬輛之間。相比之下,去年本田汽車總銷量為380萬輛。
本月早些時候,本田宣布,由于電動汽車需求放緩,已擱置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設一個價值150億加元(約合107億美元)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的計劃,暫停期約為兩年。
不過,本田表示,它仍然計劃到2040年時,讓所有新車都變成電池驅動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
上周,本田表示,由于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關稅,預計其年度利潤將減少30億美元。三部敏宏周二表示,本田的優勢在于其在美國的生產,這占了它在美國市場銷售的60%,所以這部分汽車可以避免關稅的影響。
美國是日本汽車出口的第一大市場,這些制造商依賴于在墨西哥或加拿大的工廠來生產汽車,然后將這些汽車運到美國銷售。但是,美國4月份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的關稅,讓這種做法變得成本很高,甚至不可行。
除了本田,日產和捷豹路虎也減少了對電動汽車的投資。日產放棄了在日本九州島建設一座價值11億美元的電池工廠的計劃,捷豹路虎也擱置了在印度生產電動汽車的計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