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全面落實《北京市外商投資條例》,做到對外開放,也要落實好《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做到對內放開,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面向中小微企業開放更多應用場景,支持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今年服貿會期間,在由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承辦的“北京日”暨投資北京大會活動上,北京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唐文弘表示,未來北京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北京服務”品牌越來越耀眼。
北京推出的多項舉措正展現出這座城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產業升級方面的決心。唐文弘介紹,近年來,北京連續推出1700多項改革措施,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上線全市統一的政策服務平臺“京策”,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
同時,“服務包”“服務管家”機制不斷完善,全市“服務包”企業達1.5萬家,12345企業服務熱線訴求解決率和滿意率均超97%。持續優化外籍人員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出入境等政策,建設了9種語言的國際版門戶網站,搭建覆蓋全市的涉外服務體系,企業和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度大幅提升。
作為展示北京營商環境、鏈接投資資源的重要平臺,今年的“北京日”暨投資北京大會集中呈現了北京的合作機遇、惠企政策。朝陽、海淀、石景山、通州的區域負責人還分別圍繞商務、綠色金融改革實踐、中關村科學城科技創新生態和獨角獸企業培育、數字經濟融合發展進行了主題推介,展現了各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與行動。
通州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先俠在會上表示,城市副中心對標國際規則,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精準化的服務,出臺26條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措施,儲備470萬平方米的高標準新型產業空間資源,出臺“運河英才”人才支持政策,從住房保障、科技研發、創新創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副中心綜合成本最低、審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務最好的“三最”營商品牌更加可感可及。
“海淀正積極構建高效政務服務體系,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海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隋曉峰介紹,海淀連續多年在北京市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中名列前茅,中關村綜保區創新“信息化圍網”智慧監管,入區僅耗時數秒。海淀區持續提升投資便利化服務能力,為外資企業落地提供從注冊到運營的全流程支持,外資企業還可以享受數據出境“綠色通道”、本外幣合一資金池、外商獨資醫院、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等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
朝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黛表示,朝陽正著力推進制度創新,構筑開放改革新高地。去年創新設立了“涉外金融巡回審判庭”,聚焦跨境金融與貿易常見爭議,成立朝陽區涉外公共法律服務站,推出中英雙語法律服務手冊,為企業跨境經營與國際合作筑牢制度根基、提供法治護航。“我們也將會繼續鞏固國際化資源集聚優勢和稟賦,加快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讓朝陽成為全球企業落地生根、拓展事業的首選熱土和可靠港灣”。
石景山區區委常委、副區長李文化表示,石景山正推動先行先試,高標準打造政策實施的“試驗田”。“ 我們注重改革為先,圍繞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和跨境流通機制、大型首發首展活動報備、緊缺人才認定標準、游戲電競等綜合審批服務等難點問題,推動政策先行先試,營造開放包容生態”。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