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買賣合同通常由買賣雙方、中介方(若有)及貸款銀行(若有貸款)保存。
買賣雙方各自保留合同是為保障自身權益。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在交易出現問題,如一方違約、房屋質量糾紛時,可作為維權依據。因此,買賣雙方都應妥善保存好合同原件。
若交易通過中介機構進行,中介方也會留存一份合同。這是因為中介參與交易過程,保存合同有助于其監督交易執行,也能在買賣雙方產生爭議時提供證明。同時,規范的中介機構需對交易資料進行存檔管理,以滿足行業監管要求。
若買方辦理了購房貸款,貸款銀行會留存合同。銀行要依據合同確定貸款金額、期限等內容,合同也是銀行防范風險、保障資金安全的重要憑證。
總之,二手房買賣合同會在買賣雙方、中介方和貸款銀行留存,各方都需妥善保管。
買賣房分期合同有效嗎
買賣房分期合同一般是有效的。只要該合同滿足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就受法律保護。
首先,合同當事人需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比如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合同,其能對自己行為及后果有清晰認知和判斷。其次,意思表示要真實。即雙方簽訂合同時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是基于真實意愿約定分期買賣房屋相關事宜,像價款、付款期限、房屋交付等條款。最后,合同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不過,若合同存在《民法典》規定的無效情形,比如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等,合同則無效。另外,有些地方對房屋買賣有特殊政策規定,若分期合同違反這些政策,可能會影響合同效力。
在實際交易中,為保障權益,建議合同條款明確具體,對分期支付的時間、金額、違約責任等作出清晰約定。若產生糾紛,可依合同及相關法律規定解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