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數字化浪潮席卷課堂,當“雙減”政策重塑教育生態,當AI技術叩響未來之門,一批新時代教師正勇立潮頭,以青春之姿解鎖教育新篇。荊楚網(湖北日報網)特推出“教師的故事”系列專題報道,以真實而鮮活的敘事傳遞教育溫度,展現荊楚大地教師用愛與責任澆灌希望、用智慧與創新點亮夢想的動人篇章。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何鵬、許文秀)
“君子不器”是孔子對理想人格的核心闡述,強調的是人的教育要超越工具性、追求全面發展的精神境界。如今,在武漢市江漢區童趣幼兒園里,恰好就有這么一位男幼師——肖燃,武漢音樂學院畢業的他在決定考研時毅然決然地跨界選擇了學前教育,自由搏擊、馬拉松、薩克斯、鋼琴等興趣愛好信手拈來,他正以武漢人特有的“不服周”態度,帶領著一群“不服周”的孩子們,玩出了體育與美育教育的新高度。

“瘋到板”,運動達人的永不設限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塑造大腦。對于學齡前階段的孩子來說,運動就像呼吸一樣重要,每天都必不可少。”肖燃斬釘截鐵地說道。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運動的樂趣之中,肖燃老師將各種運動項目進行游戲化、趣味化、情境化的改編,在園本“尋趣”課程的引領下,開發出了一套適應不同年齡段特征的“趣運動”體育課程。從教6年以來,他原創了百余篇體育活動教案,組織幼兒園青年教師團隊進行體育活動專題教研數十次,成功的帶動著全園的幼兒、教師享受著運動的快樂!
“運動不僅僅可以強健孩子們的體魄,更能鍛煉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百折不撓地精神”他堅定地說道。
為了給孩子們樹立榜樣作用,肖燃老師也身體力行的投入到馬拉松訓練當中,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武漢馬拉松13km、21km、42km的全程突破,完美的演繹了“永不設限”的模范擔當。

“蠻席位”,玩轉音樂的隨心而行
“每一位兒童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喜歡用稚嫩的嗓音歌唱,用靈動的身體舞蹈,用好奇的耳朵聆聽世界的旋律。”提起與孩子們的音樂時刻,肖燃眼中充滿了喜悅。為了充分刺激孩子們的多種感官,他不會放過每一次與孩子們的音樂瞬間:當他們即興哼出旋律,他便用琴聲輕輕附和;當他們手拉手圍成圓圈,他便用鼓點點燃舞步;當他們肩并肩高聲詠嘆,他便用薩克斯隨音而行。那些“跑調”的歌聲、“嘈雜”的跺腳聲、甚至是“失控”的笑聲,在他的心中都是無比珍貴的旋律創作。
2025年初,肖燃老師偶然間聽到了一曲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把江漢區形象娓娓道來的《江漢四季》,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深深地吸引了他。從那以后,為了讓更多孩子感受音樂的魅力,他帶領孩子們以幼兒園的“童趣之聲”社團為載體,用純凈的童聲,唱響了屬于孩子們心中的四季,歌聲里滿是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這首動人的童聲合唱多次登上央廣網、長江云、武漢女性、江漢之聲、江漢文化等平臺,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一根筋”,追隨兒童的自主成長
“自主茁壯成長,靜待自我綻放。”這是肖燃老師總愛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每一位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種子,他們的心里早已蘊藏著破土而出的力量與方向”肖燃老師堅定的認為只有具身投入到孩子們的游戲當中,以科學工作者的態度來觀察和記錄孩子們的言行舉止,才能最大限度地發現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從而科學有效性支持他們的成長。
為此,他堅持每天撰寫3份《幼兒行為觀察記錄》,數年來累計形成萬余字的兒童成長檔案,以“影像 賦值”的評估方式,為每個孩子建立包含五大領域 學習品質,一共項144個發展指標的動態數據庫。從零的起點到質的跨越,每一篇記錄都像一座豐碑,印刻著孩子們自主成長、自我綻放的精彩瞬間。
在這個“工具理性”時常遮蔽“價值理性”的時代,肖燃老師以“君子不器”的實踐智慧,在童趣幼兒園的方寸天地間,為孩子們搭建起通向全面發展的階梯——他不是用“器”的標準化模具去塑造孩子,而是用運動的汗水澆灌意志,用音樂的旋律喚醒感知,用觀察的耐心守護成長,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瘋到板”的奔跑中感受生命的熾熱,在“蠻席位”的即興里觸摸藝術的純粹,在“一根筋”的記錄中見證自我的力量。【責任編輯:黃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