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9月12日訊這是一個平常卻不平靜的上午。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電圖室內,醫生們正有條不紊地為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突然,醫生李萌萌發出警示:“發現一例QRS波群電交替!”屏幕上清晰顯示: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與右心室傳導延遲兩種形態的QRS波群電交替出現。

詢問家屬得知,患者曾于夜間發生短暫暈厥。心電圖室立即聯系正查房的內分泌科主任韓英,詳細匯報心電圖特征并與科室開展會診。雙方一致決定急查血電解質。快速檢測結果提示:嚴重低鉀血癥、高鈣血癥、高血糖及心肌酶輕度升高。科室迅速啟動穩定內環境治療,予以積極補鉀及其他對癥支持。兩小時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
盡管病情暫時穩定,內分泌科醫療團隊仍保持高度警惕,持續進行心電與生命體征監護。次日復查心電圖,QRS波群電交替現象已完全消失,血鉀恢復正常,僅血鈣略高。
這一成功案例,彰顯了醫院醫技與臨床科室高效溝通、緊密協作的優勢。為進一步提升青年醫師對心電危象的識別能力,內分泌科特邀心電圖室主任段琳為新入職醫師開展專題培訓。段琳以該例電交替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心臟電生理基礎、心電-機械耦聯理論,以及如何從心電圖的細微變化中捕捉心肌病變信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真實的臨床場景相結合。新醫師們聽后深感啟發:“原來心電生理與臨床診療如此密不可分,醫技檢查結果直接影響臨床決策。”
在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這樣跨學科的知識互動與協作已成為常態。醫院以理論結合臨床,以協作推動診療,在守護患者健康的道路上,并肩同行,共同書寫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新篇章。(通訊員 韓倩)
魯網濟東頻道熱線:0531-76122110
責任編輯:孟昊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