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9月15日消息,據報道,在睡前滑手機常常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屏幕藍光一直被認為是影響睡眠的罪魁禍首,但研究表明,真正影響睡眠的可能是因為使用社交媒體。
長期以來的研究一直將屏幕使用時間視為睡眠不足的罪魁禍首,但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人們查看社交媒體的頻率以及情感投入程度,這些因素甚至比上網時間更為重要。
一項研究對830名年輕人進行了分析,發現頻繁訪問社交媒體和情感投入比總屏幕時間更能預測睡眠質量,主要干擾因素則是睡前的認知喚醒和對比,
在社交媒體上瀏覽負面信息和情緒化的內容會讓大腦保持高度警覺,更難放松和入睡,這些情緒刺激的內容會引發認知和生理喚醒的增強,從而延遲睡眠。
另外睡前瀏覽一些比較優秀的社交媒體帖子,會導致向上社會比較,增加壓力,使睡眠更加困難。
“害怕錯過”(FOMO)心態也是影響睡眠的一個因素。研究顯示,FOMO心態水平越高,夜間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就越高,睡眠質量就越差。
對新消息、帖子或更新的期待會營造一種社交壓力,迫使人們保持在線,強化推遲睡眠的習慣。
要改善睡眠質量,僅減少屏幕時間可能還不夠,還需要減少查看社交媒體的頻率以及對社交媒體的情感聯系,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就是戒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