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輛嶄新的國產汽車,從水路、陸路等運到碼頭進行集港,再從這里登上巨輪,駛向全球各地;外貿船則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靠岸卸貨、裝貨……這是坐落于外高橋港區的外港海通碼頭每天發生的事情。
日前,第一財經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來到上海外高橋港區,這里是上海口岸進出口汽車數量最大的口岸,外港海通碼頭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單一整車滾裝碼頭。
“作為滾裝碼頭的從業人員,非常感謝我國國產汽車的崛起,讓我們有機會見證我國滾裝事業的崛起。同時,我們也見證了國外混裝船船員的情緒變化,10年前基本全是進口車進港,船員都是外國船員,而現在大多數是出口汽車進出港,外國船員與我們交流的時候經常會問這輛車多少錢、什么配置、叫什么名字等。我們感覺非常自豪。”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有限公司碼頭運營部調度科經理魏加健說。
一輛輛國產新能源汽車“出海”的背后,是車、船、港的聯動協作。上海海關所屬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查驗九科科長陳佳稱,為助力海通碼頭汽車出口爆發式增長,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積極發揮口岸監管優勢,強化調查研究,落實“關企聯絡員”機制,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國產車通關效率,全力保障國產汽車出口平穩優質發展。
國產汽車加速“出海”,碼頭提“智”增效
9月11日下午兩點多,第一財經記者在外高橋海通碼頭看到,一艘從長江航線駛過來的內貿滾裝船靠岸了,船上裝載的國產新能源汽車魚貫而出,等待安排再次上船,走向世界。
在這艘內貿船的前方,有一艘搭載著進口汽車的遠洋輪正在等待卸貨;之后,內貿船的后方,又有一艘長江沿線內貿船通過“水水中轉”,滿載國產出口車輛運抵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
(圖為停靠在外高橋海通碼頭的內貿船和外貿船。攝影/黃思瑜)
“長江航線過來的船,外觀是鏤空的,大概能裝800~1000輛車;旁邊全封閉的是外貿船,相對而言,外貿船更大,有7000個車位。長江航運因為吃水的原因,需要用小型船,且更具有經濟性。”魏加健說。
據魏加健介紹,外高橋海通碼頭是專業的滾裝碼頭,進出港貨物是汽車或汽車配件。“每天至少1萬輛車進出,最多的一天是今年6月30日,以單日裝卸車輛12065輛的亮眼成績,刷新開港以來最高作業紀錄。”他說。
目前,海通公司已形成上海外高橋、臨港和太倉“兩港三地”協同運營格局,業務涵蓋碼頭滾裝、汽車物流、重大件及件雜貨裝卸等多元服務領域。
2024年,海通公司“兩港三地”全年吞吐量達363萬輛,年汽車吞吐量首次登頂世界第一。目前,外港海通碼頭擁有國際汽車滾裝航線15條,通達131個國家和地區的289個港口。每月船舶艘次在100條左右,航線主要有歐洲、南美、澳新、中東等。能為車企提供便捷的長江、沿海和全球整車進出口水運服務。
2025年1~8月,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累計監管外港海通碼頭出口96.27萬輛,同比增長19.35%。
“得益于我國汽車出口的增長趨勢,我們海通碼頭吃到了紅利。”魏加健分享自身體會稱,“我2008年進入海通公司后,國產汽車開始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當時出口的目的地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家,之后出口方向發生了變化,更多駛向歐洲、南美、中東等地區,汽車的質量和單輛車的貨值也越來越高。相對來說,新能源汽車的占比越來越高,燃油車占比呈現下降趨勢。”
為把握中國汽車海外出口加速發展的機會,海通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服務質量。比如,當出口車輛集中到港時,碼頭堆場資源緊缺問題就格外突出,為解決這一問題,海通公司于2023年建成國內首座6160車位自動化立體倉庫,實現車輛存取100%自動化,進一步提升出口汽車裝卸服務品質,緩解出口汽車儲運壓力。
“車輛入自動庫不需要額外收費,我們根據汽車在碼頭停放的時間周期,來決定哪些車輛需要放在自動庫,哪些放在場地。”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物流有限公司整車物流部業務經理林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自投入運營以來,這個庫區已經完成了超過44萬輛次汽車吞吐,平均庫存率在80%以上,先后有48個汽車品牌入庫。
(圖為海通碼頭自動化立體倉庫。攝影/黃思瑜)
創新監管模式,提高國產車通關效率
在外高橋海通碼頭吞吐量領跑全國的背后,是創新監管模式的強力支撐。
日常海關人員會對車輛進行查驗,一位海關人員對記者稱,一般根據系統指令來進行抽查,對于出口汽車,主要查驗品名、規格、型號,以及查看車輛是否有夾藏夾帶。當然,不同的車型可能有不同的產業要求。
同時,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積極發揮口岸監管優勢,強化調查研究,落實“關企聯絡員”機制,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國產車通關效率。
據陳佳介紹,主要有兩個做法:一是暢通監管“綠色”通道,保證通關零延時。將提高通關效率作為重點工作,積極發揮“關企聯絡員”作用,通過在線業務協調機制,提前獲取出口滾裝船靠泊計劃,協同海通碼頭,從車輛進港、堆放、查驗、移車直至放行等全通關物流環節無縫銜接,建立汽車通關預約及應急處置機制,不斷優化通關監管流程和環節,保障汽車出口安全、順暢、高效及供應鏈穩定。
二是暢通運輸“綠色”通道,通江達海增效能。上海外高橋港區位于長江經濟帶貫通“一帶一路”的交匯點,外通大洋、內聯深廣腹地,區位優勢明顯,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通過海關監管政策與海通碼頭的高效協同,出口汽車可以在企業所在屬地辦理報關手續,經內貿船運抵外高橋港區后,即可辦理查驗放行手續,搭載遠洋滾裝輪離境。
“水水聯運模式,將長江沿線港口與上海外高橋港聯通一體,實現了長江經濟帶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優化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樞紐地位。”陳佳稱。
2025年1~8月,外港海關保障通過“水水聯運”方式出口的車輛33.9萬輛,占出口總量的35.2%。
(圖為長江沿線內貿船通過“水水中轉”模式滿載國產出口車輛運抵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攝影/黃思瑜)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