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潔清 王鑫

5月13日下午,“新質山東 品筑未來”2025年山東最具影響力品牌暨《山東企業ESG行動指南》發布活動在濟南舉行,由齊魯晚報壹點智庫、山東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山東財經大學齊魯企業發展研究院、計然碳科技發起成立的ESG(山東)研究聯合體專家組編制的《山東企業ESG行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
《指南》是聚焦企業環境、社會、治理(ESG)實踐的系統性指引文件,為企業應對全球ESG趨勢提供了本土化“明白紙”,助力山東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穩步前行。
山東財經大學齊魯企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ESG(山東)研究聯合體專家李鑫代表編制團隊現場解讀,以京東外賣等實踐案例闡釋ESG戰略價值,強調“ESG已從合規選項變為企業發展必答題”。
四大部分構建ESG實踐“工具箱”
李鑫介紹,《指南》全文分為ESG概況、ESG導入、框架體系、ESG(山東)研究聯合體四大部分,系統梳理ESG全球趨勢、中國實踐及山東探索,為企業提供從理念認知到落地執行的全流程指引。
《指南》是兼具國際視野與山東特色的ESG操作手冊,既遵循國際標準,又緊密圍繞本土企業“雙碳”轉型、產業鏈升級等實際需求制定。
全球趨勢下的“山東應答”:政策先行與數據實證雙輪驅動
面對全球ESG浪潮,山東已形成“政策引導—數據支撐—實踐落地”的完整鏈條。數據顯示,2024年,山東共有24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ESG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環境信息披露報告,占全省上市公司數量的79.87%;6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碳排放數據。
2024年,山東省國資委制定了《山東省屬控股上市公司ESG指標體系工作指引》,引導省屬企業更加規范披露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信息。2024年,山東省屬國資控股的34家境內上市公司中,有30家單獨披露了2023年度ESG或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率達到88.24%。
不少山東企業在綠色低碳先行區建設中取得成效,像京博控股集團升級可持續發展戰略,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完成行業首單可持續發展掛鉤銀團貸款等。
京東外賣案例實證:ESG驅動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雙贏
在ESG理念深度重塑商業格局的當下,京東外賣的實踐成為價值創造的鮮活樣本。2025年2月上線的騎手社保計劃,不僅使其MSCI ESG評級升至A級、發債利率下降0.8%,更推動日單量在3個月內突破1000萬單,躋身行業第二梯隊。京東外賣的成功并非單一舉措奏效,而是通過“騎手社保保障—供應鏈資源協同—用戶補貼反哺商家”的生態閉環,實現了治理層面的系統化創新,這也證明ESG不是成本負擔,而是重構商業文明的增長新藍海。
品牌升級新抓手:ESG破解“中年企業”轉型難題
針對山東眾多處于“不惑之年”的企業,ESG在品牌升級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指南》中提到,當企業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深耕,ESG的社會責任指標與品牌使命高度契合。
當前,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轉變,越來越傾向于為可持續產品支付溢價。在此背景下,ESG表現已成為影響全球消費者信任的關鍵因素。《指南》建議企業將ESG議題融入品牌戰略,通過員工關懷、社區共建等具體行動,實現“品牌形象”與“社會價值”的雙重提升。
六大“必答題”推動ESG戰略深度融合:立足實戰拒絕“漂綠”
在全球產業鏈格局重塑與“雙碳”目標引領下,企業必須直面六大核心課題:出海合規、產業鏈ESG認證、“雙碳”實施路徑、風險管理體系、科學管理升級、數據核算能力,每一項都與ESG深度相關。
《指南》中特別提醒,實踐中需警惕兩類誤區:一是追求“注水認證”的“漂綠”行為,二是“止于報告”的形式主義。只有將ESG與戰略規劃、商業模式深度綁定,才能真正將其轉化為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優勢。
政產學研協同賦能:全鏈條服務助力山東企業領跑
作為《指南》編制主體,ESG(山東)研究聯合體同步推出“五位一體”服務體系,涵蓋教育培訓、報告編制、智庫評估、品牌升級、戰略導入等核心模塊。后續將計劃針對能源、制造、農業等產業開展細分領域培訓,并建立ESG優秀案例庫。《指南》的發布,不僅為企業提供“明白紙”,更著力搭建從認知到落地的全周期賦能平臺。
企業可掃碼獲取《指南》全文及配套工具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