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9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以下簡稱產促中...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9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以下簡稱產促中心)主辦,浙江省高檔數控機床技術創新中心、工信(北京)產業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五屆工業母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浙江省溫嶺市成功召開。論壇以“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聚力鍛造工業母機自主可控產業鏈”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用金多方力量,共商產業鏈創新融合與高質量發展路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郝立順,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王忠民,臺州市委常委、溫嶺市委書記朱建軍,臺州市副市長李昌明,工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負責同志出席了論壇。




會議指出,我國工業母機產業營收已連續十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并成功構建了完整產業體系,但仍面臨高端市場競爭激烈、新技術融合加速、新興產業需求提升及關鍵部件自主供給不足等挑戰。下一步要錨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完善工業母機創新發展產業生態,加快創新成果轉化,以標準體系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探索工業母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會議認為,面對國際競爭與新興產業需求,工信部將持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重大專項、“雙鏈主”協同攻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智能機床、綠色制造;壯大市場主體,培育鏈主企業與專精特新企業,加速推進工業母機集群化發展;加快創新產品推廣,開展產需對接與示范應用,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西北工業大學張衛紅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林忠欽教授、浙江大學譚建榮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孫立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孟光教授分別就大型航宇薄壁結構切削加工關鍵技術及機床結構拓撲優化設計研究、AI賦能推動國產工業母機高質量發展、數控機床數字孿生技術、具身智能機器人與裝備創新發展、航天超精密制造的發展與展望等前沿技術實踐展開分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佘偉珍、工業母機產業投資基金副總經理徐雪峰分別圍繞“高質量推動機械工業‘十五五’規劃編制”“工業母機基金助力高質量發展”作專題發言,為產業政策與資本賦能提供實踐思路。




論壇還舉辦“重點領域對工業母機的新需求”分論壇、“工業母機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分論壇,同時開展工業母機行業產需對接活動、參觀溫嶺機床工具展覽會等活動。來自工業母機制造企業、重點領域用戶企業、高校及研究院所、金融機構等單位400余名代表參加了論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