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18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河南鄭州,一名醫生分享一則身邊的案例:一名女子將吃剩的西瓜裹保鮮膜冷藏,第二天吃完出現腹痛。
她自行服用中藥大黃 “排毒”,卻因脫水加重致休克,送醫后確診急性腎衰竭。最終,該女子經過治療后,病情已得到緩解。
專家指出,即便是在低溫環境下,如冰箱冷藏室,西瓜等水果也并非能永久保鮮。
特別是隔夜后,西瓜表層約1厘米厚的部分極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發生變質。因此,建議大家在食用前務必謹慎,將這一可能受污染的部分切除,以保障食品安全。
同時,對于已削皮或切開的水果,應立即使用保鮮膜緊密包裹,或裝入保鮮袋中,并迅速放入冰箱。在冰箱布局上,應充分利用其分區功能,將水果置于專門的蔬菜水果格內,與肉類、禽類、魚類及海鮮等生食品嚴格分隔,以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還需注意冷藏層內食物的存放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營養流失及細菌繁殖。若需長期保存,則應轉移至冷凍層,以更低的溫度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確保食品的安全與品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