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旋轉束質子腫瘤放射治療系統單日治療量突破130人次,累計治療患者1700余例;全球首例光子計數CT引導的質子放療成功實施,標志著放療技術邁入超精準時代;重離子與硼中子項目加速推進,預計2026年、2027年相繼投入使用……
9月11日,第28屆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即將在濟南啟幕,全球腫瘤防治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均匯聚在此。這座千年古城正以腫瘤防治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向世界亮出“濟南名片”。而這些成果中最為令人矚目的當屬濟南國際醫學中心“一號工程”——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山東省質子中心”)。
登頂中國質子重離子中心榜首:
醫學中心“引爆項目”的硬核答卷
日前,2024-2025年度中國質子重離子中心排行榜重磅發布,山東省質子中心憑借卓越表現榮登榜首。該榜由質子中國研究團隊從設備與技術、醫療團隊、臨床診療能力、合規管理與質量控制、患者治療與體驗五個維度,對2025年以前正式啟動臨床運營的質子重離子中心進行綜合評價后發布,反映了行業共識與未來導向。
山東省質子中心由省市共建共享,從提交申請到正式開工僅用了132天,從開工建設到投入使用僅用了兩年半時間;用最短時間獲得國家輻射安全許可證,被同行評價為“創造了想都不敢想的奇跡”。2023年11月,經過5年建設,質子治療系統正式投入臨床應用。

質子治療一直被稱為放療領域“皇冠上的明珠”。山東省質子中心引進的是首臺獲批的采用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和360度旋轉機架的質子治療系統,可實現多角度治療,在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前提下,能夠有效縮短患者治療時間,且質子束流穩定性、準確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我國成為全球少數掌握旋轉束質子放療技術的國家之一。
截至目前,該中心質子系統已累計治療患者1700余例,單日最高治療超過130人次,居全球第一,覆蓋頭頸、胸部、腹部、兒童腫瘤等多個瘤種,治療患者來自全國各地。
院士領銜MDT 全球尖端技術:
打造超精準放療“雙引擎”
“腫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有且僅有一次。”這是于金明院士常說的一句話。
為保證患者獲益最大化,質子治療系統獲批醫療器械注冊證后,醫院第一時間組成了由于金明院士為組長,放療醫師、物理師、技師組成的質子MDT小組,成員80%以上是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博士或高水平院校的碩士。固定每天早上7:40集中討論,從影像、病理、生化、基因檢測等多個方面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結合既往病史,對照診療指南和行業規范,綜合考慮后篩選適合接受質子治療的適應癥患者,并根據患者病情“量體裁衣”,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持續提升“軟實力”的同時,山東省腫瘤醫院還先后引進螺旋斷層放療系統Tomo C和放射外科手術機器人CyberKnife等國際領先設備,形成了覆蓋腫瘤診斷與治療的全鏈條精準醫療體系。就在上個月,醫院成功為一例患者實施了光子計數CT引導的質子放療,此為全球首例,標志著醫院邁入超精準放療新時代。

布局“三駕馬車”:
構筑腫瘤放療技術全產業鏈生態
質子治療系統滿負荷運轉的同時,山東省質子中心二期工程重離子中子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其中,重離子病房樓如期封頂,設備順利獲批國家配置證,機房正在建設中,預計2026年底投入臨床;硼中子設備完成招標,預計2027年開始注冊臨床試驗。

“重離子和質子的差異,主要在于其粒子重量差異,表現為對腫瘤細胞更強的打擊力度。因此,重離子照射的總次數更少,通常整個療程僅需十幾次照射即可完成。”于金明院士在談及重離子的優勢時提到,對于骨肉瘤、乏氧腫瘤等,對光子、質子束不敏感時,可以選擇重離子照射來提升療效。
而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其射線射程僅有一個細胞的長度,達到只殺滅腫瘤細胞而不損傷周圍正常細胞的效果。因此,BNCT技術也被稱為“細胞刀”,它如同在人體內注入了一群身背炸藥包的“沖鋒隊員”,抱住“敵人”后,待中子擊中自己的同時殺滅其附著的腫瘤細胞。隨著重離子中子項目建成投用,山東省腫瘤醫院將成為全球同時具有質子、重離子和中子治療系統的第一家醫院,借助這“三駕馬車”,將率先打造國際頂級的全鏈條腫瘤放療體系,實現五年內放療學科國際領先,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際最高端的醫療服務。
與此同時,山東省腫瘤醫院已與中核集團簽約,將攜手推動多項自主研發的放療設備、藥品在濟產業化生產,加速構建腫瘤放療全產業鏈生態,助力我國高端大型放射治療裝備自主可控進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